洱源:炼铁乡“双推进”走出发展新路子
作者:尹立宪 张培勋 发布时间:2015-04-13 10:05:50 点击率:152
洱源县炼铁乡自2013年实施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项目以来,坚持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以整乡扶贫开发为主线,把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走出了一条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双丰收”的新路子。
一是建设三级服务体系,为“双推进”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实行“三级联动”建立乡村组为民服务中心、站、点,将整乡推进项目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合并为5个重点项目,每个项目由一个党支部联系,党员包保宣传动员、思想疏通、纠纷调解等工作,切实做到项目不完成不脱钩,目前完成产业发展的98%,基础设施建设的99%。村级党组织负责按照“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工作法的要求,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凝聚共识,优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困难和问题,做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同时建立项目定期巡查制度,进一步强化对村级党组织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重点加强对项目招投标的监督管理,规范落实扶贫资金财政报账制,严防资金截留、挪用、不按规定使用等违法违纪行为,确保扶贫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
二是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为“双推进”提供强力产业支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全盘考虑的思路,通过科学规划产业,实施连片种植,积极带动群众发展农业产业种植,全面形成了特色农特产业种植格局。全乡现已种植核桃10.5万亩、中药材2000亩、无公害蔬菜400亩、山嵛菜2000亩,产值累计达4700多万元。投资390多万元引进优质种猪、肉牛、奶牛、獭兔养殖。2013年炼铁村高罗溪村民余灿辉带头引进昆明川达公司,以农户投入为主进行连片种植、分户管理,以“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纸厂和牛桂丹村发展山嵛菜和中药材种植产业,截止2014年底,共种植山嵛菜2000多亩,年亩产值达1.2万元,中药材2000多亩,年亩产值达1万元左右。
三是突出项目整合理念,为“双推进”提供正确宏观指引。结合“3·03”、“4·17”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实际,在整乡推进项目安居房建设中,通过采取与新农村建设工程结合打造的方式,充分结合当地民居风俗特色,建设完成总投资600万元振兴村、800万元山石屏村集中安居房101户、400万元翠屏册脚集中安置点17户。完成总投资5301.8万元分散安置1659户,有效解决贫困偏远山区群众住房问题,实现从茅草房、叉叉房、泥土房到新农村特色安居房的大跨越,切实改善了当地群众人居环境。进一步加强行政村活动场所规划管理和使用,整合办公场所、服务场所和活动场所,突出服务功能,2014年投入300多万元建成21个村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多方整合资金新建及硬化道路176.26公里,建成4个小(二)型水库,35项综合性人饮工程项目,北邑完小等5所学校,11个村卫生室,全乡公共事业建设稳步推进。
四是强化队伍素质提升,为“双推进”提供坚强人才保障。通过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积极吸纳农村优秀人才、致富能手、创业带头人为村组党员干部,进一步优化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结构。强化农村党员队伍教育培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邀请专家亲临现场为乡村党员干部“换思想”,解决不敢干、不会干的问题,大力培养农村致富能手和乡土人才,提升农村党员队伍素质;同时,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常务书记、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大学生村官”三支队伍“作用,建设高素质的服务骨干队伍,为扶贫开发整乡推进提供人才支撑。
图为炼铁乡志宏山萮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余灿辉向彝族群众讲授山萮菜种植技术
图为炼铁乡振兴村党支部党员在建成后的活动室开展组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