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党旗飘
作者:李建清 发布时间:2011-07-28 10:32:37 点击率:30
大山深处党旗飘
——西山乡党委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纪实
西山乡是一个贫困山区民族乡,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西山乡党委通过抓班子、强队伍,抓基础、重建设,抓实事、解难题,抓规划、调结构,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夯实发展基础,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
抓班子 强队伍 加强党的建设
西山乡党委以健全完善制度建设为抓手,制定出台了《进一步明确纪律加强领导的规定》和《西山乡乡村干部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乡村干部职工的管理,使全体干部职工在工作中身体力行,带头深入联系村组、部门,切实为干部群众排忧解难,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大力实施“三培养”工程,把优秀农村青年纳入“三培养”队伍,年内共把13名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3名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3名党员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在5个村全面推行“两推一选”,村“两委”班子成员中交叉任职达19人,把一批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敢干事、能干事的优秀党员充实到领导班子,使村“两委”班子文化、年龄结构均有较大改善,提高了村级“两委”班子的整体素质。制定印发了《关于认真实施2010年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工程的意见》,以法律法规、市场经济、农业科技等知识为重点,组织集中培训22场次,参训2431人次,加强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期,农村劳务技能培训1期,750多名农民群众受训。
抓基础 重建设 夯实发展后劲
西山乡是一个高寒山区农业乡,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业发展缓慢,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乡党委政府积极加大以水、电、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250多万元实施了西山村表哨、哨山等5个村民小组通电工程,顺利实现全乡131个村民小组村村通电;总投资1405万元的35KV西山输变电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完成了投资30多万元的平头河大桥建设;投资近650万元实施的长邑至团结22公里、团结至立坪24公里的路面、路基改造工程和胜利14公里弹石路建设工程建设;投资6.5万元完成了西山卫生院到西山中学的混泥土路面工程建设;投资30万元的西山客运站建设工程已完成选址和前期平整工作;投资15.6万元,解决了3个村民小组49户264人畜饮水问题,投资58万元修建了5个村的人饮工程,在济南市团委的帮助下,投资10万元,完成了立坪村大旧宅组的灌溉沟渠;投资40多万元,完成了10件血防安全饮水工程;维修各类水利设施15处,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投资50多万元,完成10个村的“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工程,建成了入村干道和入户巷道,解决了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和集镇垃圾集中处理问题,不断改善村容村貌。
抓实事 解难题 着力改善民生
西山乡党委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摆在首位,加强民生保障,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在2010年的抗旱救灾工作中,全乡共安排上级专项抗旱救灾资金54.9万元,乡政府筹资2.3万元,发动干部群众捐款1.16万元,上级民政救灾资金20.805万元,用于抗旱生产和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救助,及时解决了群众的生活困难。投资118万元,对全乡118户困难群众的住房进行改造,解决了400多人的居住困难问题。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认真落实“两免一补”、补助学生生活费和提高教育经费工作,及时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启动实施了建筑面积3402㎡,总投资385万元的西山完小学生生活楼及食堂、胜利完小综合楼及学生住宿楼、西山中学教学楼建设工程。切实解决好受灾群众、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年内共发放临时救灾资金44万元、其它资金8万元,发放救灾大米47吨、衣服45套、被子65床,救灾捐赠衣物300包,确保了困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药医。进一步完善优抚保障机制和残疾人保障机制,及时、足额发放各种定补和抚恤金共计8万多元。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支农、惠农政策,2010年累计向群众发放退耕还林补助、农作物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地膜包谷补助资金共382.72万元,惠及农户3000余户,兑付家电下乡708户补贴资金10.61万元。投资112万元,免费向群众发放2240套广播电视接收器和70台电视机,顺利完成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使2170户群众看上了电视,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开阔了群众视野。
抓规划 调结构 促进经济发展
针对影响和制约西山科学发展的问题,西山乡党委明确了10个调研课题,开展调研和民情恳谈,问计于民,求智于民,按照远期抓林果业、中期抓畜牧业、短期抓种植业的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了“解决温饱抓粮经、脱贫致富抓林畜、打牢后劲抓基础、加快发展抓科教、提高保障抓班子、构建和谐奔小康”的发展思路,坚持产业生态化、优化产业布局,结合山区实际,发展集体经济、劳务经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坚持“农户+基地+公司”的产业化路子,扶持和引导产业发展,2010年全乡共种植泡核桃2.5万亩,使全乡泡核桃种植面积累计达17.2万亩,年产量1000吨,产值达1500多万元。完成了5000亩华山松、1000亩梅子的发展和2500亩中低产林改造任务。加大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完成了5080亩退耕还林巩固成果的规划勘验,完成人工造林3000亩。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打造出西山的“绿色生态”品牌,结合得天独厚的中药材种植条件,与云南白药集团达成开发和种植中药材的意向。充分利用山区广阔的草场资源优势发展畜牧业,加大畜禽品种改良力度,争取农牧部门支持,引进体型大、产肉多的种牛、种羊改良本地品种,完成肉牛改良500头,引进种羊15头,目前全乡共有大牲畜存栏11549头(匹),其中牛存栏9125头,羊存栏34248只,生猪存栏25565头,家禽存栏52690羽。2010年全乡完成财政总收入58.3万元,同比增长23.3%,完成一般预算收入50.2万元,同比增长46.8%,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768元,同比增长13.2%。(李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