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从严从实强党建助推全面小康
作者:施新弟 发布时间:2016-06-23 08:54:27 点击率:19
洱源县以全面加强新常态下党的建设工作为抓手,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证。
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和“三会一课”制度,巩固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成果,把深入开展“抓‘两学一做’教育,干跨越发展实事,见全面小康洱源”作为新时期推进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抓手,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沉下去”相结合的干部培训方式,扎实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讲好“洱源故事”,传播好“洱源声音”,提高政治素养、锤炼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自觉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始终坚持基层党建与党委中心工作互促共进,持之以恒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基层党建推进年”为抓手,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乡镇党委书记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落实党建责任机制。抓好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继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建设和村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工程全覆盖。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以焦裕禄、杨善洲、高德荣、召存信等先进典型为榜样,着力培养一批党性强、威信高、能带动群众致富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强化基层党员素质提升,健全基层党员培养选拔、日常管理、绩效考核、服务保障等制度体系,激发基层党员队伍整体活力。提升服务质量,将基层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生态文明、民族团结、“五网”建设等中心工作相结合,在推进洱源全面小康的实践中锻炼培养干部,实现基层党建与重点工作“双推进”。
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全面实施“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领导干部能力素质,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发挥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作用,做到身先士卒、躬身实践。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落实“七个大力培养和重用”“七个坚决调整和不用”要求,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注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和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把严格管理和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既要求干部自觉履行组织赋予的各项职责,严格按照党的原则、纪律、规矩办事,不滥用权力、违纪违法,又对干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让广大干部安心、安身、安业,推动广大干部全心工作、热情干事、积极作为、敢于担当。继续选派好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等队伍,推动人才在一线成长、工作在一线推进、干部在一线选拔,在全县上下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干事创业氛围。
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知敬畏、明底线、守规矩。严格执行廉政谈话提醒、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述职述德述廉述学等制度,干净干事、清白做人、坦荡为官。健全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好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强化制度建设和执行。深化作风建设,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深入开展干部作风专项整治,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严明党的纪律,以专项督查和专项纪律检查为抓手,强化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履职监督,推动中央和省州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健全权力监督机制,完善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强化法律监督。加大纪律审查力度,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