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显著提升
作者:施新弟 发布时间:2015-03-04 09:31:46 点击率:43
2014年,洱源县认真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制,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从严管党治党,夯实基层基础,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建设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县、美丽幸福新洱源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深入推进。认真落实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各项工作,锁定“8433”目标任务,全面推广“插甸经验”、升级版“孟连经验”、“绥江经验”。结合实际,制定出台《洱源县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实施意见》,连续下发了《洱源县“红色信贷”贷款实施细则(试行)》、《洱源县关于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合作股份“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五个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配套文件。新增财政预算680万元,落实了全县每个镇乡15万元、每个行政村3万元、每个社区5万元、每个村民小组1000元的行政工作经费,基层干部“一定三有”保障机制全面落实,村组干部待遇得到有效解决。认真组织实施扶贫开发整乡推进与基层党建工作“双推进工作”,新增财政预算180多万元,启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综合平台项目建设,构建县乡村组“四级”为民服务体系。
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规定,遵循“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做好发展党员工作,2014年新发展党员229名。认真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工作,全县64个县级部门1785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为群众服务工作,累计服务群众5233人次,为社区群众办好事实事493件。认真落实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等制度,定期开展党员党性分析,组织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不断强化“三支队伍”建设,选派了88名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74名村党组织常务书记和43名在岗大学生村官到村工作,全面推行签到签退、“三亮一评”等制度,制定《洱源县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试行)》,不断强化跟踪管理服务,督促他们在岗履职、发挥作用。积极开展建党93周年纪念活动,“七·一”前夕,县委表彰了在“3·03”、“4·17”地震恢复重建等各种急难险重工作中涌现出来的3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100名优秀共产党员和2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
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稳固提升。继续开展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工作,全县897个基层党组织按要求完成分类定级工作,紧紧围绕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深入有序开展整改提高工作。针对软弱涣散党组织,实行县级领导挂钩包保、部门结对帮扶等制度,下拨50万元专项整治经费,采取“五项措施”开展整顿工作,9个软弱涣散党组织现已完成整顿摘掉“后进”帽子。认真做好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工作,拟建的151个村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各项项目工作有序推进。以“党建立村、基础强村、产业富村、生态美村、文化兴村、和谐安村”六大创建活动为抓手,整合资金1400余万元,扎实推进牛街乡渔潭村、三枚村等一批县、乡党建示范点建设,切实做到示范带动,全面推进。
“合作股份”、“红色信贷”项目工作扎实推进。认真按照《洱源县2013—2015年度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实施方案》,继续安排100万元支持10个行政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研究制定《洱源县关于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合作股份”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切实加大资金、项目、资源整合力度,由8家试点单位带头,充分发挥“一把手”作用,从政策、信息等方面对试点工作全力支持,整合80余万元开展强基惠农“合作股份”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全县90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的有50个村,占总数的55.6%。将“红色信贷”作为全县基层党建工作重点来抓,研究制定了《洱源县“红色信贷”贷款实施细则(试行)》,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和跟踪问效。累计发放“红色信贷”贷款600万元,圆满完成省州下达的任务,有效解决农村困难党员群众创业致富无门路、发展产业无资金、申请贷款无抵押的“三无”难题,培养了一批农村党员创业致富带头人。
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卓有成效。进一步健全终端接收站点“管、学、用”制度,继续开展远程教育教学站点晋位升级工作,规范化打造提升学习场所。继续实行开机学习月通报制度。加强站点管理员培训力度,对县、乡、村200多名站点管理员进行了集中轮训,进一步提高了站点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切实强化党建工作和组织工作宣传力度,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