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五措施实现干部队伍建设和恢复重建双丰收
作者:张智飞 张培勋 发布时间:2013-12-11 16:08:38 点击率:139
洱源县把恢复重建作为推进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训练场,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 “联系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思想,采取五项措施,为灾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以抓实恢复重建工作力促党建工作,实现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恢复重建两不误、两促进、双丰收。
一是下基层面对面摸清民意,打牢恢复重建群众基础。该县积极发动党员干部深入到灾区群众家中进行摸底调查,和灾区群众面对面交流谈心,全面了解灾区群众对恢复重建的意愿诉求、重建思路和重建中遇到的困难,认真听取、记录灾区群众的意见建议。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向灾区群众传达各级党委、政府和灾区群众共度难关、帮助恢复重建的惠民政策,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有效维护了地震灾区的社会稳定。
二是访灾民手拉手增进感情,凝聚恢复重建群众力量。白天群众不在家,该县包保工作人员就在晚上,打着手电筒去走访农户或者到田间地头和群众话家常、谈工作,给农户发放联系卡,为灾区群众办实事,以此来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推动工作的开展,凝聚灾区群众恢复重建力量。
三是出实招心贴心破解难题,坚定恢复重建群众决心。干群齐心其力断金,针对灾区群众因资金筹集、雨季施工、道路堵塞、建材供应不上等困难恢复重建积极性不高,民房恢复重建工作进展缓慢等问题,该县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心系灾民,用真心贴近群众,多次深入包保村组和灾区群众促膝交谈,鼓励重建户“生产自救、重建家园”;针对恢复重建中机制砖供需矛盾突出实际,该县及时出台优惠政策,在三营镇投资建设洱源震生砖厂,以成本价供给灾区。各相关部门和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积极帮助群众克服困难,坚定灾区群众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四是抓帮扶点对点服务群众,解决恢复重建群众困难。该县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作为深入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课堂,在实践中强化群众观点、查找突出问题、转变工作作风,紧紧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结对服务群众。在实行部门包组,领导牵头,干部驻村的基础上,部门干部职工和重建户结成帮扶对子,采取“一帮多、多帮一”等方式进行结对帮扶。一手抓部门工作,一手抓结对帮扶,努力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五是抓包保实打实推进工作,关注恢复重建群众利益。该县严格落实地震恢复重建包保责任制,将恢复重建工作情况纳入年终考核,实打实推进恢复重建工作。各镇乡党委、政府狠抓工作落实,全面加强灾区建材的组织供应,市场管理和质量检测等工作,组织技术力量对灾区农村建筑工匠、村组干部和县乡包保党员干部500人次进行恢复重建专业技术培训;纪检、监察、质监等部门协同配合,全程监控工程质量,切实把好资金关、材料关、制度关、资质关和验收关,全方位保障民房建设和工程质量。
截至目前,该县共派出15名县处级领导、县级85个部门和受灾镇乡的376名工作人员深入灾区开展恢复重建工作,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1085户民房修复加固已于6月20日全面完工;3383户重建户全部动工,已完工2778户,占重建户的82.1﹪。2014年春节前,所有重建户有望搬入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