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四措并举”保持干部队伍一池活水
作者:李建清 发布时间:2013-08-14 16:38:49 点击率:120
洱源县在干部队伍建设中,积极探索,创新思路,采取规范初始提名、开展竞争性选拔、推进交流轮岗、下派挂职锻炼“四措并举”,不断拓宽选人用人新渠道,保持了干部队伍一池活水。
规范干部初始提名,让干部“推”得上来。制定了《洱源县选拔任用乡科级领导干部初始提名办法》,在干部调整中,全面推行组织提名推荐、领导干部个人推荐、组织部部务会提名推荐、干部个人自荐四种方式,按照职位空缺分析、拟定资格条件、推荐提名、综合分析提名人选四个程序进行,提名结果作为干部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进一步健全完善考察机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变“少数人选人”为“多数人选人”,使干部工作更加公开透明。
大力开展竞争性选拔,让干部“选”得出来。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科学设置资格条件和考试方式,注重在干部的实干、实绩上来开展竞争性选拔工作,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通过成立监督组、公布举报电话、发布公告等形式,及时向社会公布每个环节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做到全程公开、全程监督。通过层层筛选,实行差额考察,确保用人质量,实现多中选好、好中选优、优中选强。近三年来,共有24个科级职位通过竞争性选拔的方式产生。制定了《洱源县县乡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股所级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实施办法》,县公安局等部门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任用了部分中层干部,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通过竞争性选拔,不断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
推进干部交流轮岗,让干部“轮”出活力。坚持公正、务实、有效的原则,着力推进干部交流轮岗。对在同一职位任职时间较长的干部,有计划地进行交流轮岗,消除干部的岗位疲劳,增强干部对工作的新鲜感,激发干部的干事创业激情;从改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出发,注重班子年龄、知识、性别结构和工作经历、个性特点与专业特长搭配,有重点地进行交流轮岗,增强干部队伍活力;从培养锻炼干部出发,加大交流轮岗力度,多岗位培养锻炼干部,丰富干部阅历。2008年以来,共对243名科级干部进行交流轮岗,全县干部队伍的结构不断优化,活力不断增强。
加强干部培养锻炼,让干部“下”到基层。制定了《洱源县选派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的管理办法》,注重把优秀年轻干部选派到基层一线、重点项目建设一线挂职锻炼,搭建干部成长平台。结合“四群”教育、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等,选派优秀干部到基层锻炼,培养他们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作风,引导他们主动问计于民、求智于民,在实践中砺炼品质、增长才干。2005年以来,共选派56名科级干部到贫困边远山区挂任副乡镇长,专抓扶贫开发工作,共选派9名科级干部挂任乡镇党委副书记,专抓政法综治维稳工作,共选派709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50名生态文明示范村指导员到农村基层挂职锻炼,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特别是在洱源“3·03”、“4·17”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全县共选派了376名年轻工作深入到受灾村组、农户家中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年轻干部得到了锻炼,提高自身服务人民群众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