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以“四实”培训着力提升党员干部为民服务能力
作者:田冀 发布时间:2013-05-16 08:49:20 点击率:111
洱源县本着“实际、实用、实地、实效”的原则,坚持重心下移,多部门联动,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为民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重实际,深入调研查民盼。洱源县把教育培训同调查研究结合起来,不搞“一锅煮”。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等部门深入实际,通过座谈会、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等方式,面对面交流,了解群众所思所盼。结合农村党员、干部的实际情况,加强培训需求分析,科学设置培训班次,不断完善课程设计和培训内容,切实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
讲实用,精选课题适民需。以“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稳定,加快推进洱源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为主题,精挑细选实用管用的培训课题。围绕《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和《维护农村稳定,加快洱源发展》两个专题,突出“三农”政策、农村维稳,以及种养殖等实用技术和农民进城务工服务技能、劳动权益保障等知识,开展巡回培训暨送法下乡活动,着力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法律意识。推荐县域经济发展、城镇规划等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课题,组织干部积极参加在线学习,着力提高干部理论素养。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和洱源党建网,对农村党员进行技术辅导,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2013年以来,分别选派了2名副镇长、2名村党组织书记、2名村党组织常务书记到云南农村干部学院参加“特色城镇建设”、“农村社会管理”等示范培训班。
访实地,培训入村顺民意。创新培训方式,加强现场教学,增强了培训吸引力、感染力,促进了培训质量的提高。利用乡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通过深入基层巡回授课、现场解答、发放科技资料等形式,对乡镇干部、农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农村民情信息员、环保协管员、村调解委员会和治保委员会成员等8000余人进行实地培训。按照统筹规划、突出特色、资源共享、动态管理的原则,坚持“建管用”相结合,依托三营郑家庄民族团结示范村,打造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引导和激发干部研究问题、探求规律、启迪思路、开阔视野。
求实效,保障有力解民忧。制定了《洱源县科级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考核管理办法》,把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纳入干部年终考核重要内容,真正使干部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成。同时,要求所有参训干部结合开展“四群”教育工作,进村入户走访群众,为群众解决困难,在基层一线经受考验和磨练,在实践中增长才干。2013年,全县共下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107名、常务书记41名。“3·03”地震发生后,及时组织1200多名干部迅速投入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为灾区的群众办实事、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