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四群”教育工作简报45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5-22 20:01:33 点击率:38
洱源县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简 报
第45期
中共洱源县委“四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5月17日
Email: eysqbxcz@163.com
民情日记
●喜忧参半的调研
●太平完小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旱情牵动我的心
喜忧参半的调研
2012年4月29日上午,我和我们村支书等五位同志准备到上井村民小组张文成组长的家里。早晨的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去上井的路很不好走,山路崎岖,道路泥泞。大家在车上都有些许的担心,这样的路和天气对驾驶员的技术要求很高。我不禁忧心村民长年在这样的土路上来来往往,到雨季来临可怎么办?村民的生产生活、出行安全等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我们乔后村还有板桥、骑龙山村组都存在这样的情况。
上井村共有30户,90人,主体民族为汉族、傈僳族。主要种植核桃、烤烟,有一定的畜牧业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在整个乔后村中处于中上等,主要问题就是交通。到了张文成家里,看到他的腿脚不灵便,了解到他痛风比较严重,而且由于体胖的原因心脑血管、肾脏都不太好。我急忙问他参加新农合没有?提到这个问题,他情绪激动地说:“参加了参加了,我这个腿疼的毛病前段时间住院治疗,还办了慢性疾病,在乡镇卫生院可以报销80%。国家的政策好啊,让我们生病的时候有了娘家,原来不愿意的两户也参加了。”当前,上井村正在忙着栽秧苗,村里就互相轮流帮忙,这种村民互助的形式让人备感欣慰。当然如果能结合当地情况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农村合作组织就更好。
今天的入户调研让我喜忧参半:喜的是国家对农村的政策越来越好,很多村民都切切实实地感受和分享到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果;忧的是做好农村工作的路还很长,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改进,比如农村交通的问题、村民的教育问题等等都有待我们努力改善。
(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派驻乔后村指导员 徐敏)
太平完小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2012年4月30日上午,牛街中心学校的李校长给我打电话,说经中心校研究,同意太平完小申报州级育人环境建设优级学校,中心校已对申报材料加注了意见并上报到了县教育局。接下来,希望我能继续支持和帮助优级学校的创建工作。
放下电话,我心中充满了感叹和欣喜。我曾在太平小学执教两年有余,今年2月,在全州“四群”教育活动开展之际,我则成了一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被州教育局派往太平村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旧地重回,心中感到十分的亲切。
村委会住宿紧张,村干部便将我安排到学校食宿。来到学校后才知道,曾经的同事小李已升任了校长,若不是亲自来,我几乎不敢相信学校居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小李校长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学校拆除了两栋危房,先后建成了一个希望工程和一个校安工程教学楼,新建了大门、围墙、篮球场、厕所、水池、花坛等一些设施,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观,硬件条件跻身于县、乡同级示范学校行列。”
高兴之余翻开了近年全乡水平测试的成绩档案时我却发现,太平完小在11所学校中仅为中游水平。教育联系千家万户,是群众根本利益的所在。国家和省的《教育规划纲要》一直都将提教学高质量定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归宿。于是我想,如何借开展“四群”教育活动之机,帮助硬件条件得到改观的太平完小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呢?
在与中心学校和太平完小的领导、教师多次研究后,我们决定开展州级育人环境建设优级学校的创建,可借创建之机,严格对照各种指标,全力推进学校制度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扎实开展德育工作,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在小李校长及领导班子的统筹安排下,学校全力启动筹备工作。我在回局机关汇报工作之时,与州教育局德育办的同事学习探讨,同事们向我推荐了宾川和洱源县内多所学校成功创建的办法,在两县教育局同志的帮助下,我向几所学校要到了一些文档资料。在和学校老师们一起认真学习了相关文件和成功学校的做法后,我和学校的老师们结合校情,一起拟定了一份较为可行的创建方案,制定了学校发展中期规划,完善了学校的学习、校本研修和德育工作制度等,经广大教师讨论通过后上报到中心学校。一些理念和做法,受到了中心校领导的肯定。
我深深知道,创建的开始正是一个系列工程的开端。但我坚信,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通过学校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太平完小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州教育局派驻洱源县牛街镇太平村指导员 王灿鑫)
旱情牵动我的心
4月27日,星期五,晴空万里,似火的骄阳炙烤着干涸的大地。我和局里的干部职工风尘仆仆再次来到乔后镇丰乐村查看旱情,商讨解决办法。丰乐村距县城80多公里,是我县较为偏远及贫困的村委会之一,也是我们交通运输局的挂钩村。今年,结合“四群”教育活动,我局共联系群众50户,下派了1名新农村指导员。全局非常重视全村的生产、生活和发展状况,尤其是旱情时刻牵动着我的心,我也多次带领局领导班子和全局干部职工深入挂钩村和联系户了解旱情。
公路旁的地里到处都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我走到地里和大家攀谈起来,谈的同样是当前烤烟移栽、地膜包谷栽种、马铃薯种植等灌溉用水困难和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在联系户家中,与他们面对面交心谈心,详细了解联系户的基本情况和生产、生活状况及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逐一进行了记录。
在村委会及村民家中分别与村委会干部、村民小组长及群众代表召开了3次座谈会,会上就村民关心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交流,与会人员提出了村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村组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二是两个自然村的人畜饮水困难;三森林防火和烤烟种植工作经费不足。
对丰乐村提出的困难和问题,我集中局领导班子商讨后,决定先解决抗旱问题、护林防火和烤烟种植工作经费问题,给予10000元经费进行水利设施维修,并积极与水务局协调,争取人畜饮水工程建设项目。至于村组公路建设方面,先帮助解决几段道路挡墙的维修,保障公路畅通,再争取将通村公路列入今年的建设计划进行水泥路改造。
一天的时间过得真快,在返回的路上,与群众谈心的场景及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在我脑海里一一浮现,深感作为一名党员身上肩负的重任就是要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人民群众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
(洱源县交通运输局 赵映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