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四群”教育工作简报59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6-11 08:50:08 点击率:43
洱源县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简 报
第59期
中共洱源县委“四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6月8日
Email: eysqbxcz@163.com
干群结对 和谐共融
牛街乡把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工作与重点项目建设相结合,强领导、创载体、抓落实、解民忧,架起了干群之间连心桥,有力地推动了大丽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工作顺利进行。
全面联系,干群互动。大丽高速公路共涉及牛街乡征地1859.5亩、房屋拆迁41户、迁坟2928豕,受高速公路施工影响的农户近2000户。该乡健全完善“乡科级领导干部包村联户、站所干部包组联户、干部结对联户、建卡经常联户”的联系和服务征地拆迁群众工作体系,组织乡村干部建卡联系征地拆迁农户,使所有征地拆迁农户都有乡村干部直接联系,实现干部直接联系征地拆迁群众“全覆盖”。全乡干部联系结对群众487户,共发放民情联系卡487张,建立征地拆迁户民情登记卡487套。
丰富载体,扎实推动。一是创新抓手。干部直接联系征地拆迁群众做到“四帮四突破”,即:帮助脱贫致富,在推动经济发展上有新突破;帮助献计出力,在推动征拆落实上有新突破;帮助化解矛盾,在解决突出问题上有新突破;帮助转变观念,在促进观念转变上有新突破。二是细化措施。乡科级领导干部每月深入征地拆迁农户不少于4次,其他乡干部每月深入征地拆迁农户不少于6次。认真落实“三有两评”,“三有”即征地拆迁群众有《民情联系卡》、乡干部有《民情登记卡》、乡村有群众工作台帐;“两评”即乡党委每季度召开1次驻村工作点评会、征地拆迁群众每季度评议1次驻村干部,注重提高群众满意度,使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健全机制,“四轮”驱动。一是经常访谈交心,做好征地拆迁农户的思想动员工作。工作中做到“一个坚持、四个讲清”,即坚持每天至少与联系户见面交谈一次,讲清征地拆迁和安置的补偿标准,讲清高速公路建设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讲清高速公路建设是当地人民的强烈愿望,讲清高速公路建设给当地群众带来的实惠。二是开展服务承诺。乡村干部根据岗位工作特点,向所联系的征地拆迁群众进行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分级建立台账,如实记录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情况,实施动态管理。四是帮助联系的征地拆迁农户代办相关事项,落实惠民政策,反映疑难问题。
抓好结合,全面促动。一是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通过一线了解问题、一线开展工作、一线解决问题,切实帮助征地拆迁户协调有关赔偿问题,做到受损有记录、赔付有依据,切实保障群众的财产权益。二是切实做好抗旱工作。乡村干部牢固树立“抗大旱、抗久旱、防大灾”的思想,当好统计旱情的“调查员”、抗旱救灾的“宣传员”、带头抗旱的“先锋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努力实现旱灾之年农业丰产、农民增收目标。三是着力维护稳定。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调处相结合的原则,乡村分别制定了水事纠纷调处应急预案,加强抗旱节水宣传,对春耕生产用水和群众生活用水进行统一调度,并落实专人对重点沟道进行管理。
截止目前,全乡共完成征地1859.5亩,房屋拆迁40户,迁坟2928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