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四群”教育工作简报77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8-23 14:23:05 点击率:42
洱源县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简 报
第77期
中共洱源县委“四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8月17日
Email:eysqbxcz@163.com
“特殊党费”情暖灾区 “8·06”特大型山洪泥石流自然灾害发生后,全县885个基层党组织和12000余名党员迅速行动,组建“党员先锋队”、抢险救灾“党员应急小分队”、“党员突击队”,积极投身抢险救灾的最前沿,共抢救被困群众416人,疏散转移安置群众1200多人,设立灾民安置点19个,打响了一场众志成城、党群齐心抗击特大型山洪泥石流的保卫战,目前灾区群众情绪稳定,各项抢险救灾工作有序推进。灾难还没有结束,幸福家园重建的号角已经吹响,广大共产党员用热情的双手,滚烫的爱心,以自愿交纳“特殊党费”心系灾区、支援灾区恢复重建工作。截止8月15日,洱源县委组织部共收到第一批“特殊党费”40.5万元。 灾区流动图书室 8月8日上午9时许,一位耄耋老人走进帐篷,看到书架上的《江泽民文选》后取下对工作人员施娟说,能不能借回家看,过一天还回来。工作人员施娟亲切地告诉老人,可以,并向他介绍了一些免费看书的注意事项。 施娟告诉笔者说,这几天到帐篷里看书的老人和娃娃特别多,一天有100多人呢! 2012年8月6日凌晨5点左右,凤羽 、炼铁、乔后等乡镇突降暴雨,引发泥石流,凤羽镇铁甲村、炼铁乡新庄等部分村庄房屋倒塌、牲畜死亡、农作物受灾及道路损毁,受灾人口2700户12760人,其中死亡2人,受伤40人,经济损失约2.89亿元。 灾后,县上及时成立了抗灾指挥部。被洪水和泥石流肆虐的第二天,30多顶救灾帐篷在洱源县凤羽镇铁甲村硅藻土厂如花开放,其中一座别无二样的帐篷却特别引人注目——“流动图书室”几个大字赫然醒目。为安抚和稳定灾民情绪,8月7日上午,洱源县新华书店与县图书馆一起,把价值近万元的图书送到铁甲村灾民安置点,在指挥部的统一安排下,用帐篷精心建起了“流动图书室”,抗灾知识、卫生健康、农业知识、儿童读物、文学,以及各种报刊杂志等一应俱全。图书以借阅为主,对抗灾知识、农业知识等则多以相赠。一时间, 10多平方米的帐篷里每天都挤得满满的,大家看书,交流信息,热闹异常,图书室太小,有的村民或到帐篷外面看,或把图书借回家中看。当笔者问洱源县新华书店负责人付军,流动图书室要“开”到什么时候时,他说,只要需要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到15日,图书室已向灾区群众赠送图书100多册。 抄报:州委“四群”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抄送:县委常委、县人大主任、县政协主席,县委 “四群”教育领导小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