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四群”教育工作简报49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5-28 17:34:29 点击率:40
洱源县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简 报
第49期
中共洱源县委“四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5月25日
Email: eysqbxcz@163.com
西山乡“五抓五强化”
扎实开展“四群”教育活动
西山乡采取五项措施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扎实推进“四群”教育活动。
抓理论学习,强化教育培训。为使全乡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深入了解“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的相关要求,西山乡党委及时制定系统的学习计划,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以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学习《论党的群众工作—主要论述摘编》、《云南省“四群”教育学习读本》、《云南省便民利民惠民政策摘编》和《洱源县基层党组织建设学习读本》,学习省州县委领导在各级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省第九次党代会和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组织观看孟连经验专题片《巨变》,在集中学习和民情体验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四群”教育专题活动。召开专题学习生活会1次,参加人员10人。组织全乡52名在职干部参加“四群”教育知识考试,以考促学。截至目前,全乡共开展“四群”教育培训6场次,教育培训人员达860多人,发放读本15本,教学光碟5套。
抓宣传工作,强化活动氛围。利用黑板报、远程教育网络、宣传标语、简报等广泛宣传活动的重大意义,适时报道活动开展情况,针对活动中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做好正确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全乡范围内涌现出来好的做法和经验,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提升了活动影响力,逐步把“四群”教育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引向深入。全乡共出了黑板报8期,共制作永久性标语6条,印发简报8期。
抓方法创新,强化作风转变。西山乡将“四群”教育活动与重大项目建设、挂钩扶贫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作用,切实转变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一是努力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党员干部。认真执行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并将党员干部参加理论学习的次数、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作为年终考核的基础依据,定内容、定时间、定要求,强化学习效果,增强学以致用的能力。二是切实转变党员干部作风。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帮助群众,抓农村工作的时间明显多于往年;深入村组抓技术培训,搞宣传,做指导工作更加有效;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和领导干部承诺制工作深入发展,成效明显;党员干部执行党委、政府的规章制度更加严格;领导班子更加团结统一,步调一致。三是认真做好乡村干部和新农村指导员的管理工作。工作上常指导、生活上常关心,努力为乡村干部和新农村指导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工作顺利开展。切实加强对乡村干部和新农村指导员的管理,严格请销假、包村、考核等工作和纪律制度,真正使乡村干部和新农村指导员做到行为有规范、工作有监督、目标有考核,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抓结对联户,强化为民服务。健全完善“乡科级领导干部包村联户、站所干部包组联户、干部结对联户、建卡经常联户”的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乡级机关、事业单位全体在职干部职工、代表委员和党员全面参与直接联系群众,实现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双百全覆盖”。全乡直接联系群众的各级干部共315名,联系结对群众1257户;参与联系群众的村组干部及农村党员429名,联系群众2209户,共发放民勤联系卡3466张,建立民勤登记卡3466套,科级以上干部开展驻村入户468人次,落实项目资金200多万元。认真组织各级干部开展民情恳谈,接待群众来访,进行民情体验,收集和反映重要民情事项,分类梳理困难和问题,累计召开民情恳谈会议20场次,收集意见建议20多条,妥善解决15件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
抓服务群众,强化活动成效。 一是针对西山旱情不断持续的严峻形势,及时组建抗旱先锋队,参与扑救森林火灾、烤烟移栽等活动。全乡累计投入抗旱资金21.2万元,协调抗旱项目5个,制定抗旱措施7个,新建维修水渠6802米,解决饮水困难群众494人,解决牲畜饮水困难1015头,解决农田灌溉375亩;二是把春耕备耕一线作为当前“四群”教育活动的主阵地,广泛动员各级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支持春耕备耕,以保烤烟移栽用水为重点,扩大玉米等低耗水作物种植面积。截止目前,全乡已完成烤烟种植420亩、玉米种植9000亩、大白芸豆种植10000亩,洋芋种植3400亩,春耕生产进展顺利;三是着力维护稳定,加强市场监测和调控,做到大旱之年生产生活必需品市场价格平稳,较好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