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四群”教育工作简报66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7-06 08:57:49 点击率:53
洱源县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简 报
第66期
中共洱源县委“四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7月6日
Email:eysqbxcz@163.com
民勤日记
●访民情 解民忧
●科普教育从孩子抓起
访民情 解民忧
2012年4月8日 晴
温坡村委会是我们乔后镇党委、政府的扶贫挂钩点,也是“四群”教育的联系村。今天,在温坡村委会包村工作组和村委会干部的陪同下,深入到温坡上岩头村民王繁旺家中,进行“四群”教育访民情活动。
到村民王繁旺家中后,我说:“根据省、州、县党委的统一安排要求,我作为镇党委书记,负责联系温坡村的10户村民,你就是其中一户。今天来,把民情联系卡送给你家,遇到困难和问题,可直接联系我,在国家政策范围内,我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你们解决。”王繁旺家有5口人,经济收入烤烟、核桃、牲畜(山羊),大概每年3.8万元左右。他说:“这几年党的政策好,我通过诚实勤劳,生活还算可以,特别是政府在公路、学校、水利等基础设施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条件不断改善,种田不但不交粮,政府每年还给予补助,所以我们老百姓觉得,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就是今年旱情较为突出,我们这边7户人家从上岩头老村搬迁出来,缺水的问题请书记帮我想想办法,水源是有的,就是到处漏掉,如果再旱下去,不要说种田,就是人畜饮水都可能困难。我随即同镇村工作组进行了商量,告诉他,你提的问题提得很好,是整个村的问题,感谢你对公益事业的关心,我会安排镇水利组相关技术人员对这个区域进行一次综合勘察,形成一个人饮项目上报争取,确保在今年之内解决,王繁旺听了很高兴,又说镇里这几年建了很多水窖,我家有一个老水窖,还可以使用,就是水进不去,需200多米的水管,将水引到窖内,这几天家里紧,能否帮助解决,我欣然答应,说:“塑料水管1.2元每米,200多元钱,我支持你200元,不足你自己筹点。”他非常感激,说政策好,你们干部也真好,在大旱之年帮我家解决了大问题。
从王繁旺家出来,我又继续深入到其他联系户家中进行走访。(乔后镇党委 何家伟)
科普教育从孩子抓起
2012年5月24日 晴
今天,县科技局、县科协和县教育局在玉湖中学开展了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科普大篷车”是一辆集科普挂图、科普仪器、科教音像于一体的车辆,是一个流动的“科技馆”,它包含了声、光、电磁、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多方面的内容,此次活动展览的互动科普仪器有“拱桥”、“拓扑”、“会飞的碗”、“光压风车”、“太阳能发电”和“异形齿轮”等24件,还有3D科普展版40多张。
学校的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分批来到我们的展区,一件件揭示科学奥妙的展品引起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大家都踊跃参加体验,在玩中学,在玩中感受科技的魅力。回想儿时,我们根本没见过这些先进的科普教具,当时老师教给我们的那些物理知识也忘记得差不多了,在孩子们那种迫不及待的情绪感染下,我也不由自主的跟着他们一件一件的仔细参观体验起来。
一个下午的展览时间很短,每一个班参观体验的时间更短,然而在这样一个短暂的时间里,能使没有机会到大城市科技馆参观学习的学生们足不出校便亲身体验到科技的神奇与魅力,提高了青少年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他们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其学科学,爱科学,了解科学,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我想:今后,不仅是校园,各乡镇、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如有科普需求,我们都会积极向州科协申请科普大篷车支持,使科普大篷车随时开进学校、农村、社区及机关,进行科普知识宣传,发挥“流动科技馆”、“科普轻骑兵”的作用,切实做好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各项工作。(洱源县科技局赵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