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四群”教育工作简报90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1-16 09:30:48 点击率:136
洱源县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简 报
第90期
中共洱源县委“四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1月13日
Email:eysqbxcz@163.com
洱源县举行洱海源环境综合整治十万人大行动 启动仪式 1月13日上午,洱源县在海之源民族文化广场举行洱海源环境综合整治十万人大行动启动仪式。这次活动的主题是: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按照“统一领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民参与、突出重点、集中整治、共建共享”的原则,以整脏治乱、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重点,以主体责任制、挂钩责任制和“门前三包”责任制为载体,依靠和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开展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等系列活动,让城市道路更靓、河流湖泊更清、集镇村庄更美、干部群众文明素质更高,创建干净卫生、整洁有序、优美文明的城乡人居环境,努力将洱源建成生态之地、美丽之地、幸福之地。 县委书记杨承贤宣布洱海源环境综合整治十万人大行动仪式启动,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杨泽亮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作动员讲话,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李灿文主持会议。 杨泽亮指出,洱海是大理文明的摇篮,是白州人民的母亲湖。洱源县作为洱海的源头和主要水源地,有洱海流域面积1452平方公里,整个流域由弥茨河、凤羽河、海尾河、弥苴河、罗时江、永安江6条河流和海西海、茈碧湖、西湖、东湖、绿玉池5个湖泊组成,径流总量占洱海常年径流总量8.13亿立方米的70%。对于洱源人民来说,保护和治理好洱海源头,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首要任务,也是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洱海保护治理目标责任的核心要求。 杨泽亮强调,开展洱海源环境综合整治10万人大行动,让城市道路更靓、河流湖泊更清、集镇村庄更美、干部群众文明素质更高,创建干净卫生、整洁有序、优美文明的城乡人居环境,努力将洱源建成生态之地、美丽之地、幸福之地,是我们的共同目标,是洱源建设生态文明试点县的重要举措,必将加快全县生态经济发展步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相同步,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洱源在保护洱海和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杨泽亮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将保护治理洱海和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义不容辞的责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以实际行动全力投入到洱海源头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中。要加强组织领导,将组织、参与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司其职、主动配合,明确责任领导和人员,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强化舆论宣传,新闻宣传部门要深入到镇村进行采访,对行动快、落实快的先进典型要大力宣传报道,对落实不力、行动迟缓的要进行曝光。要严格落实责任,把实施洱海源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对照工作标准,逐条逐项研究推进措施,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层层分解目标任务。要严格实行问责,对工作不重视、不努力、不作为的单位和个人,坚决追究责任。要建立长效机制,认真总结在此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好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建立完善责任明确、人员稳定、投入顺畅、监管到位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机制,实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常态化。要把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实践,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在重要节假日和汛期来临前一周等重要时段积极主动开展好集中整治活动。要从保护洱海、整治环境、倡导文明、引领新风着手,切实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的日常管护整治,推动全民共建共享环境综合整治成果。 全县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含调研员、副调研员),县委和县级国家机关各部委办局、各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全体干部职工,驻洱源县城各部队全体官兵,洱源一中和玉湖中学部分师生,茈碧湖镇全体镇村干部和部分城镇居民、农村群众,参加县八届政协二次会议的全体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共4000多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各镇乡(除茈碧湖镇外)与县级同步举行了启动仪式,标志着洱海源环境综合整治十万人大行动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