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真情 出“十”招
作者:李翠菊 杨淑珍 发布时间:2013-07-24 10:32:46 点击率:23
——“幸福携手十件实事” 助推洱源县牛街乡跨越发展
自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以来,省委宣传部一直关心洱源县牛街乡的发展,挂钩领导多次分期分批深入农户家中开展走访调研、蹲点联户、住村入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服务,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当地干部沟通交流,共谋发展良策,以实施“幸福携手十件实事”为契机,助推洱源牛街跨越发展。
一是救助先心病儿童,拯救希望之花。2012年6月,在省委宣传部的帮助下,洱源县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先心病儿童救助行动”首批重点救助计划,牛街乡的陈钟美等6名先心病患儿获得救助,被送到北京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接受免费治疗,现已全面康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
二是实施人饮项目,解决饮水困难。为解决牛街、大同两个行政村1500多户6000多人、1000多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在省委宣传部的支持帮助下,实施牛街集镇人畜饮水项目。该项目预算投资321万元,目前,省委宣传部帮助协调的项目资金45万元已到位,现已完成项目勘察设计和预算,进入前置审计和招投标阶段。
三是建设乡村道路,摆脱发展瓶颈。大松坪村是牛街乡唯一雨天不能通车的村,村里连接国道的是一条长约11公里的土路。该村适合种植中药材,可培植一个集生产、加工乃至销售为一体的富民产业,但因交通运输不便,“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很多投资商都是“望路止步”。“要致富需修路”,修路已成为该村干部群众的迫切愿望。省委宣传部多方协调,计划投资600万元的大松坪村公路11公里水泥路面道路硬化建设项目已经列入洱源县交通建设“十二五”规划,预计2014年可以启动实施。
四是种植中草药材,培植致富产业。针对大松坪村产业单一、基础设施滞后、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难的问题,省委宣传部与村“两委”一起探讨研究,集思广益,进一步理清产业发展思路,制定了中药材种植发展规划,积极为大松坪村和投资商牵线搭桥,广泛动员村民结合上级产业扶持发展项目,因地制宜种植中药材,踏上增收致富之路。
五是建设文化广场,丰富群众生活。省委宣传部发挥优势,积极帮助协调牛街乡文化活动广场建设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130多万元,目前已完成项目申报工作,文化活动广场建设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开展。
六是修缮中学食堂,改善就餐环境。省委宣传部在走访调研中,得知牛街中学食堂简陋,为改善牛街中学师生就餐条件,通过多方沟通协调,积极争取了牛街中学食堂改造修缮项目,该项目投资118万元,现已完成50%的工程量,预计年底项目可完工,届时牛街中学师生将在崭新的食堂里就餐。
七是整治集镇环境,改善村容村貌。针对牛街集镇脏、乱、差、堵等现象,及时联合牛街派出所、交警中队和村委会开展集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对集镇私搭乱建、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行为进行清理,着力推进农贸市场建设工程,有效规范市场秩序,彻底整治脏、乱、差、堵的现状,使牛街集镇的村容村貌得到改善。
八是关爱留守儿童,构筑温暖家庭。牛街乡实施留守儿童关爱行动以来,省委宣传部多次走访慰问农村留守儿童困难家庭,给予他们关心和爱护,让他们远离孤独和无助,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为留守儿童构筑温暖大家庭,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九是打造外宣品牌,凝聚发展力量。为着力打造牛街作为“古道汤池,养生福地”以及“洱海源之源”的外宣品牌,经省委宣传部、省外宣办协调支持,共投入资金30万元,制作户外大型宣传牌2个,重点宣传牛街优势资源、特色文化,吸引更多的人来牛街创业、观光旅游。
十是塑造牛街形象,营造发展环境。为改善牛街“洱海源之源”对外形象和投资环境,创新对外宣传工作载体,提高文化“软实力”,以推荐牛街文化、塑造牛街形象、凝聚牛街力量、促进招商引资、推动跨越发展为目标,制定并出台了牛街“八个一”外宣工作方案,着力打造了一批外宣精品,得到央视《走遍中国》和省、州、县电视媒体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