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结硕果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9-07 16:09:48 点击率:123
我县按照中央和省州党委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和对大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扎实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努力为美丽幸福新洱源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深入扎实推进理论武装。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视察大理重要指示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广泛开展主题宣讲、学习交流、学习培训。县委成立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领导小组,实行学习情况月报告制度,把学习情况纳入干部年终考核。县委常委班子与郑家庄村民一起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把理论学习延伸到基层村干部层面。认真组织征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做到全县党员领导干部和村干部人手一册,实现全县90个农家书屋和205个基层活动场所全覆盖。
始终把握正确舆论引导。围绕中央和省州县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洱源电视台、《洱源通讯》等县级媒体的宣传主阵地作用,及时刊播中央和省州主流媒体重要文章,突出深度权威解读和通俗易懂宣传阐释,深入做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宣传。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机制,完善新闻发言制度,明确了镇乡和县级部门新闻发言人,构建县、镇乡一体化外宣工作框架,有效引导社会热点,及时正面回应网络舆情,回应社会关切。开通“云南通•洱源”党政客户端,共发布信息60条。开办官方微博“微观洱源”,共发布信息1664条,阅读量120万人次。
把握主动强化对外宣传。积极邀请中央和省州主流媒体记者深入洱源采访报道,借力借势高位宣传洱源,讲好洱源故事,传播好洱源声音。近三年来,在州级以上媒体刊播正面宣传洱源的稿件4524件,其中中央级媒体468件,省级媒体939件。中央和省级媒体多次对全国文明村郑家庄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报道,云南日报、云南电视台等省级主流媒体连续3天在头版以《依法治村一面旗》、《致富路上一班人》《民族团结一家亲》大篇幅刊播郑家庄依法治村、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典型经验。组织130多家媒体149名记者“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2014年年会暨生态乡村美丽大理—中国百名文化记者大理行”洱源采风活动,同时聘请3名副刊名人担任洱源县文化顾问。编辑出版《美丽幸福家园--云南大理西湖国家湿地公园紫水鸡》画册,整理出版了《主流媒体看洱源》一书。在大丽高速公路洱源段建设21座单立柱公益广告牌。《洱源通讯》改为周刊,版面改为大8K彩色版,《洱源文化》改版为季刊,《洱源手机快讯》每周发送5期新闻信息。《洱源新闻》从每周3期改为每天1期。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积极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制定 “洱海流域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开展“四德工程”宣传教育工作。举全县之力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目前已完成省级文明县城测评工作。认真实施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党报阅报栏工程,在县城中心城区布点了15个阅报亭。评选表彰了10名洱源县首届道德模范和11名道德模范提名奖,在全县推行善行义举榜,集中开展道德模范展示宣传活动。三营镇共和村委会郑家庄村被推荐为第四届全国文明村,李桂科被评为2014年度“中国敬业奉献好人”、第四届云南省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和云岭楷模。广泛开展向云南省“最美村官”何国祥同志学习活动。总结推广省级民族团结示范村—郑家庄的经验和做法。命名表彰第十二批县级文明单位111个,第七批县级文明村33个,第三批县级文明社区2个,第四批县级文明小城镇2个。组织道德讲堂16次,参加听课群众累计达1.43万人次。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好用好9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实现9个镇乡全覆盖。成立287支洱海保护志愿服务队团,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
文化强县建设扎实推进。2013年以来,争取文化建设资金1300多万元,实施农村“小广场•大喇叭”工程等项目,建成了28个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场所。2015年农村“小广场•大喇叭”工程项目计划在70个村委会各建设1个文化活动“小广场”,在所属自然村各配置1套室外公共广播设备,并在其中人口较为集中、条件相对较好的20个村委会“小广场”上各配建一座LED户外电子显示屏,实现行政村“小广场•大喇叭”全覆盖。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摸底调查共统计上报8156件可移动文物。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扎实,拥有凤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艺术(唢呐)之乡、凤羽省级白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牛街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等4个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和州县两级保护名录10项,有16名省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成功举办白族手工刺绣培训班,对238名农村妇女进行技能培训。广场文化活动开展有声有色,有近1000支业余文艺队活跃在全县城乡,近三年共组织节庆演出、广场文化活动和书画摄影展150多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