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牛街卫生院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28 14:57:16 点击率:93
创先争优求发展,强化服务惠民生
——洱源县牛街卫生院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
牛街卫生院是乡镇级卫生事业单位,开设防保站、门诊部、住院部、妇产科、中医科等6个业务科室,共有职工13名,其中党员5名,设1个党支部。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以来,牛街卫生院紧密结合基层窗口服务行业的实际,创先争优求发展,强化服务惠民生,做到内容上求新、方式上求活、效果上求实,形成了支部争创先进、党员争当先锋、职工争做贡献、医院争谋发展的生动局面。
亮身份、抓示范,设立共产党员“责任区”
党员佩戴党徽上岗,亮明身份,积极做到“三个零”服务,为全院干部职工树立榜样,起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树起一面旗,带动一大批”的作用。一是业务程序零障碍。通过设置咨询台、张贴业务流程示意图,让患者熟悉就诊流程,少走弯路。二是医疗服务零距离。把开展志愿服务作为党员医生公开承诺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上门便民服务,与群众零距离接触,进一步增强为民服务的能力。三是服务对象零投诉。以患者满意为根本标准,畅通反馈渠道,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评议,积极开展微笑服务、文明服务,努力实现受理服务群众“零投诉”的承诺。在门诊部、妇产科、住院部、中医科等科室设立“党员责任区”,公开亮出每个党员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党员责任区”还建到村级卫生室,由医德医风好、技术能力强的党员医师分别将村级卫生室作为自己的责任区,以传、帮、带形式,帮助责任区的村级卫生室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并就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培训,使村级卫生室医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促进了全乡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亮流程、抓服务,开通为民服务“直通车”
在医院的醒目位置公开主要业务及服务流程,设置服务咨询台,由值班医生现场提供咨询服务。在门诊大楼和各科室门口设置“服务好请对社会说,服务不好请对院长说”监督牌和服务评价器,把监督权交给社会,把评判权交给群众。积极落实首诊负责制和医患联系卡制度,医生对门诊患者从接诊到检查、会诊、住院等实行全程首诊负责,对带药或出院病人耐心说明药物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并留下联系电话,以便及时电话随访,指导病人的治疗和康复;对每一位住院患者均由导医告知入院注意事项,专人护送到病房。为确保做到医患沟通零距离,医疗服务零缺陷,医疗质量零事故,医院从点滴处入手,在细微处着眼,全力构筑“一切为病人服务”,推行“一个微笑、一杯热水、一声问候”的细节服务。编写了“致患者及家属的一封信”、制作各类温馨提示卡;在科室准备了纸杯、热水瓶、报纸和书刊,供患者和家属使用,营造家的氛围;为患者免费提供开水,免费测血压;在门诊、住院部设立健康处方免费领取架,提供给群众,妇产科还为产妇免费提供针线盒,群众真切感受到卫生院的服务态度好了、就医环境改善了、服务质量提高了。
比学习、抓队伍,打造德才兼备“先锋队”
开展以“阅读·思考·进步”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在学习中推动思想解放、知识更新,在实践中促进素质提升、能力增强。始终把加强人才培养作为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提档升级的关键,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技能培训,引领党员创先争优,激励人才脱颖而出。与州县有关医院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每年邀请知名专家到医院义诊,传授经验;分批次选派医生到州县医院对口挂职,登门求教;定期组织医生进修深造,提高本领。同时,努力发挥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高专业诊疗水平,增强竞争能力,把医院的医疗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今年上半年,已选送3人到县医院学习,选送1人到州医院进修学习,组织5名初级职称以上人员参加远程继续教育学习。坚持把医德医风教育作为工作的重点,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使党员带头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做到上岗走在先、抢救重患跑在先、技术创新要领先、利益面前退在先,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开展“假如我是病人”大讨论2次。在全院干部职工中开展争当优秀医务工作者、争当护理技能行家、争当廉洁行医标兵的“三个争当”主题实践活动,做到“工作热情一团火”。为激发职工的工作动力,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医院推行了医德医风考评机制。由患者对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表现进行评价打分,打分情况作为医院对职工量化考核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与科室及每个人的“评先定优”、工资、奖金和职称晋级挂钩。通过实行医德医风目标考评,引导职工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
比业绩、抓发展,步入跨越发展“快车道”
引导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创先争优的干劲,比工作业绩、提升医疗技术,比奉献精神、倡导优质服务,医院对病人的吸引力、对社会的公信力和对职工的凝聚力明显增强,“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和群众满意”的建设目标初见成效,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增长。截止2011年10月底,医院门诊、住院人次与上年同期增长近215%,经济收入由三年前的不足18万元增至160多万元。医院的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近年来,先后被中共洱源县委表彰为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先进党支部”,被州红十字会批准冠名为“红十字会医院”,被县妇联评定为“巾帼文明示范岗”,被州中医院列为医疗支援医院,被中共洱源县委、县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被省卫生厅党组命名为“学习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单位。现年52岁的白塔村委会山曲村民小组的陈宜凤由衷地说:“医生服务态度好,不乱开药,不乱检查,这样的医院我们老百姓喜欢!”。 (牛街乡党委 杨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