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炼铁乡合力构建党建文化长廊
作者:李永辉 杜荣宝 发布时间:2011-11-14 10:42:34 点击率:123
洱源炼铁乡合力构建党建文化长廊
来源:《大理日报》2011年11月14日A2版
本报讯(通讯员 李永辉 杜荣宝) 洱源县炼铁乡党委以创先争优开展为契机,按照“打基础,建阵地,抓教育,树形象,强组织,重文化”的原则,找准载体,凸显主体,创新党建文化新机制,形成了全乡上下合力抓党建文化的良好氛围,为山区党建文化发展撑起了一片艳阳天。
打基础,建阵地。针对党建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特点,该乡在11个村党总支部先后建成党员活动室、党员电教室、党员文化室和总支书记办公室,建成自然村党支部活动室达15个,配套设置办公桌椅500多套,28台电视机、DVD影碟机、羽毛球30副、象棋200副,乒乓球桌9套,丰富了党员业余的文化生活。同时,开通了10个村现代党员远程教育网络,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管理,完善“建、管、用”制度,组织党员经常学习,让党员学习有了课堂,办事有了窗口,娱乐有了场所。
抓教育,树形象。切实抓好党性教育、政治理论教育和形势教育,深入全乡132个村民小组,广泛开展党性分析活动,组织了601名党员对照党员标准自我剖析、自我教育、自我提高。通过开展温习《党章》、重温入党仪式,观看杨善洲先进事迹和红色电教片等活动,采取县委党校老师入村宣讲、邀请专家授课、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下乡讲党课等方式,对广大党员开展理想信念、党的宗旨意识、党的优良传统和党风党纪教育。开展大规模党员农业科技培训达12次,让党员熟练地掌握烤烟种植、核桃嫁接、蔬菜种植、奶牛养殖等多项实用技术。
强组织,重文化。炼铁乡配齐配强村党总支部、自然村支部、机关支部和企业支部书记85名,配备村党总支部班子55名,把文化素质高、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村党员选入村党总支部领导班子。实行乡村党员领导亮牌上岗制度,带头承诺践诺,亮牌示范,并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公开党员服务承诺,每名党员结合自身的实际作出了服务承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健全青年、妇女、群团组织、成立村级勤廉监督委员会和村务公开领导组,筑牢了村党组织与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乡党委还充分挖掘和整合文化资源,大力弘扬民族文化,以民族文化和党建工作相结合,唱响党建文化主旋律,发展党员文艺队,经过宣传发动组织,先后发展党员文艺队32个,队员达480人,编排出具有时代性的文艺节目210个,为党建文化的发展注入了鲜活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