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给力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
作者:闻伟泉 尹立宪 李伟 发布时间:2012-07-13 08:51:26 点击率:82
洱源县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要求,实行县级领导牵头、基层行动、行业推动、整体联动,以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建设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县中全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成效明显。
深入调研摸底数。组建了6个党建工作课题调研组,以听取情况介绍、征集党建工作“金点子”、问卷调查、入户访谈等方式,深入查找基层党组织在“党组织带头人、工作思路、工作制度、活动阵地、保障机制、工作业绩、群众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摸清了“一类党组织好在哪里,二类党组织努力方向在哪里,三类党组织问题在哪里”,为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打下良好的基础。
严格程序定级次。以党委为单位,严格按照党支部自评、民主测评和群众评议、上级党组织评定的程序,认真对照分类定级“七项指标”内容,逐一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进行分类定级。全县885个党组织定级为“好”的281个,占31.8%;“较好”的363个,占41%;“一般”的186个,占21%;“较差”的55个,占6.2%。同时,将分类定级工作与基层党组织“好班子星、好队伍星、好作风星、好业绩星、好机制星”的五星级创建活动相结合,对基层党组织实行星级动态管理,把评定为“好”的基层党组织列为五星级党组织,“较好”的列为四星级党组织,“一般”的列为三星级党组织,“较差”的列为二星级或一星级党组织,并纳入后进党组织,实行县委常委挂钩联系指导和选派常务书记进行重点整顿建设。
查缺补漏抓整改。开展分类定级“回头看”工作,深入分析党组织设置、领导班子、组织制度、经费场所保障和作用发挥等状况,重点检查是否按规定程序和标准进行分类定级,确保定级结果客观准确,做到了扣分有事由、定级有依据。同时,按照不低于基层党组织总数10%的比例确定了100个排名靠后基层党组织作为重点整改对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分类整改方案,着力抓好整改落实。
强化措施促升级。一是抓责任。实行县处级领导挂钩帮扶后进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工作制度,确定了67个挂钩责任单位、选派了25名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91名常务书记对186个“一般”和55个“较差”的基层党组织进行挂钩帮扶。在所有“较差”基层党组织中建立组工干部联系点,实行定点联系,重点帮扶,着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创先争优中晋位升级。二是抓保障。按照“以点带线,以线促面,整体推进”的思路,从今年起,每年整合800万元资金用于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着力加快洱海源头党建示范走廊建设步伐。把农村党员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县财政每年安排每个行政村2万元、每个社区5万元党建工作经费,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根据要求,提高村干部岗位补贴和社区干部生活补贴,将村(社区)干部的待遇保障列入财政预算,逐步建立健全村(社区)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充分调动村(社区)干部服务农村服务群众的积极性。以社会管理创新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了18期200多人次参加的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选送了两批共52名党组织书记赴清华大学等机构培训学习,发放了《洱源县基层党组织建设学习读本》800多册,提高了党组织书记队伍素质,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三是抓落实。以农村、社区、“两新”组织为重点,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创业致富先锋工程,抓实后进村整顿建设。深入推进社区“三有一化”建设,建成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占地1500多平方米的玉湖社区活动场所。调整和优化党组织设置,组建了3个农民专业合作党组织,新建了3个非公企业党组织,进一步理顺了移动公司党支部等4个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四是抓典型。加大对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先进典型的培树、宣传力度,以先进典型鼓舞人、感染人,营造浓厚的争创氛围。七一前夕,牛街卫生院党支部被中组部表彰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郑家庄党支部等一批基层党组织受到省州党委表彰,三营镇永乐村党总支等7个基层党组织被州委组织部命名为州级党建示范点,有力推动了各级党组织晋位升级。(闻伟泉 尹立宪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