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洱海源头国土和谐乐章
作者:杨银勇 发布时间:2012-11-08 09:54:13 点击率:48
洱源县国土资源局抓党建促发展
洱源县国土面积2528平方公里,下辖6镇3乡,在洱海源头这片热土上,蕴藏着丰富的铁、钛、冰花石等矿产。2010年12月,洱源县被国土资源部授予“中国温泉之城”称号;2009年12月,被国土资源厅列入“省级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
科学发展 干群齐心共创佳绩
近年来,县国土资源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国土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全县国土事业科学发展的思路,按照“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总要求,以“双保”为核心,以“双赢”为目标,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推动洱源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谱写了一曲国土资源管理与服务工作“双赢”的“新篇章”。
在学习型机关建设工作中,洱源县国土资源局通过抓实学习,促使党员干部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加强党性修养,提升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党组会、党支部大会、干部职工大会、学习培训会、每周一例会学习制度,确保学习经常化、制度化。创新学习载体,通过全国“土地日”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邀请县委党校资深讲师上党课、在局机关设立党支部活动室、制作党建综合展板和廉政文化专栏等方式,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在抓好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领域,抓好国土业务和经济、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学习,确保学以致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建立健全党建目标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国土杯”象棋、乒乓球、拔河、篮球比赛、廉政文化等活动,激发国土干部善谋事、能干事、干好事的工作热情。严格执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制度,以党风廉政建设为指针,搭建廉政教育平台,坚持以“四区分”、“三结合”等风险排查,健全岗位风险防控机制,确保国土干部队伍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牢固树立以民生为重、服务为先的理念,广泛开展为民服务活动,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卫生区,大力开展“四亮四比四评”主题实践活动,拓展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项目用地开辟绿色通道,由专人接办,定目标、定责任、定时限,强化措施,按时完成。“四群”教育活动开展以来,严格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认真组织学习“四群”教育相关篇目,积极参加专题培训和“四群”教育知识考试,召开专题学习生活会,使全局干部职工不断加深对“四群”教育的认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打牢基础。
深入基层,密切干群关系。选派了2名干部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全局27名干部与乔后镇大树村委会19个自然村136户群众结成亲家,建立民情联系卡、民情登记卡、民情台账136张(套),国土干部积极与群众拉家常,共谋发展对策,慰问困难群众,多方筹措给乔后镇及大树、温坡村委会工作经费1.6万元,干部职工给困难群众捐款共14275元。同时,认真开展好抗旱打井工作,投资20多万元,在茈碧湖镇中炼村打一眼深井,解决了500多名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以实际行动支持抗大旱保民生促春耕工作。
和谐发展 开发与保护并驾齐驱
县国土资源局以保护资源为己任,加强耕地保护责任落实,严格土地执法监管,突出开源节流,有效保护了耕地资源。
认真落实耕地保护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列入了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县、镇、村层层签订保护责任书。形成以政府为责任主体、部门联动监管、群众广泛参与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
建立了政府主导,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共同责任体系,加大了土地执法巡查力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报告、及时查处。严厉打击了违法用地行为,切实保护了耕地,有效维护了土地管理良好秩序。2012年以来,共立案查处土地、矿产违法案件11件(其中土地违法案件8件、矿产违法案件3件)。共开展土地、矿产巡查38次,下发《责令停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通知书》175份,没收矿产非法所得13400元、罚款5000元。
实施右所镇梅和村等5个村基本农田整理项目,总规模为14733亩,新增耕地444亩,项目预算2600.09万元。目前基本完成了项目设计工程量的建设任务,估算完成投资2229万元。实施牛街乡太平等4个村土地整治(出让金)项目,项目总规模为4642.5亩,新增耕地142.5亩,项目预算投资888.18万元,估算完成投资460万元。实施右所镇陈官等2个村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项目总规模为895.5亩,新增耕地579亩,项目预算投资为236.19万元,估算完成投资120万元。今年争取的1433万元的凤羽庄上土地整理项目已通过省州评审。
切实加强地质环境保护,深入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共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164处,其中重点监测的有99处,加强对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动态巡查监测。与此同时,建立健全了县、乡、村、组四级监测网络体系,组建了201人监测信息员队伍,定期不定期对严重隐患点进行滑坡监测。编制完成《洱源县2012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落实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项制度,及时发放“两卡”,提高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对能力。认真实施好1860万的乔后镇清水河泥石流地质灾害项目。
跨越发展 奏响奋进的国土新乐章
县国土资源局立足发展大局,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把保障发展摆在突出位置,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审时度势,调查研究,竭尽全力推进国土资源保障发展水平取得新跨越。
科学编制土地总体规划。精心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好建设用地指标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为节约集约用地、产业转型升级布好局、导好向。
不断优化用地保障服务。对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专人、全程、全天候做好项目用地预审、测量、报批、供地、发证等服务。
加强土地征收储备管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目前已完成529亩集体土地征收(回)协议的签订和邓川工业园区邓川片区低丘缓坡用地3711亩。用地面积达209亩的2012年度第一批城镇建设用地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报件已经省国土资源厅审查批准。
加强闲置存量土地清查。积极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建立存量闲置土地处置盘活日常工作机制,积极开展盘活工作,有效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对全县探矿权进行了实物工作量核查,共核查了11个探矿权,均已完成最低勘查投入。受理探矿权年检5件,采矿权新立登记4件,采矿权延续登记4件,收取矿产资源补偿费48.15万元、采矿权使用费0.3万元。认真开展洱源县矿业权设置方案工作,对全县9个镇乡矿点进行现场勘测后,拟设50个采矿权和5个探矿权,目前已全面完成矿业权设置方案编制工作,上报省州国土资源局批准实施。积极推进矿产资源的整合,7月30日,县人民政府与云南黄金矿业公司成功签约矿产资源整装勘查战略合作协议;对腊坪矿区宏宇矿业的三个采矿权和大理矿业采矿权进行资源整合,现宏宇矿业与大理矿业已达成合作协议,10月12日,举行了大理矿业项目开工奠基仪式。
开展移民后期扶持工作。进一步强化资金监管,严格规范资金发放程序,对资金的拨付、管理、发放、使用进行全程跟踪。发放了2011年第3、4季度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共63万元。同时,对全县2011年的移民后扶人口进行了全面核查。积极推进2011年第二批水库移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实施总投资200万元的海西海库区白塔村村间道路项目和龙门村村间道路项目。实施三营镇新龙移民新村建设,总投资350万元;新龙排涝沟等项目建设,总投资328万元。(洱源县国土资源局 杨银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