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创新党建模式推进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
作者: 王润宏 闻伟泉 李建清 发布时间:2011-11-10 09:33:09 点击率:103
党建创新添活力 “五星”创建促发展
洱源县创新党建模式推进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
洱源县大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中创新农村基层党建模式,率先在90个农村(社区)党总支部中开展创建“五星”级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切实将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建设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洱源县15个党委,107个党总支,751个党支部,11458名党员以争当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县为目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争当“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为抓手,在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中开展“好班子、好队伍、好机制、好业绩、好作风”的五星级党组织创建活动。90个农村(社区)党总支部紧紧围绕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有健全完善的党组织、有素质优良的党员队伍、有务实有效的基本活动、有科学管用的基本制度、有稳定可靠的基本保障,将创建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实施共产党员素质提升、共产党员文明示范、共产党员爱民帮扶、共产党员责任承诺“四项工程”、推行党员责任区制度结合起来,与农村党员“三培养”、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公开承诺等活动结合起来,与深化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社区党建“三有一化”工作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党员发挥作用的途径,努力消除特色产业空白村和集体经济空壳村,抓好党组织软弱涣散、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村级党组织的帮扶转化工作,积极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做好、抓实“一定三有”,在社区实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努力构建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加强流动党员和农村(社区)党员的教育培训与服务管理。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和宣传媒介的作用,健全完善远程教育站点“建、管、学、用”长效机制。健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依托、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党员为主体,与县政务服务局和镇乡村为民服务站(点)、社区服务中心有效对接,健全综合服务体系,确保党员群众得到优质服务。建立健全以基层党建工作检查督办、考核评价和基层党组织及其书记职责任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度,坚持和完善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建立以党员轮训、党员教育联席会议、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发展党员、党费收缴管理使用、党内表彰、关怀帮扶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管理服务党员制度。建立以党组织换届选举、党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党务公开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健全完善基层民主,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扎实推进基层勤廉监督委员会工作,提升农村(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水平。结合党建示范点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大村级活动场所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切实将村级活动场所建成“干部工作之家”、“党员活动之家”、“村民学习之家”和“为民服务之家”。
洱源县县将星级创建活动的考评结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对农村(社区)党组织星级创建活动实行五星级目标管理、百分制考评,创建活动不搞“终身制”,实行一年一申报,一年一评定,考评分值在95分及以上的为五星级;90—94分的为四星级;85—89分的为三星级;80—84分的为二星级;70—79分的为一星级,并对达不到70分的纳入后进村(社区)进行重点整治。切实在全县形成了先进典型再创佳绩上水平、中间层次争创一流上台阶、后进追赶先进变面貌的创建局面。到2011年底,60%以上的农村、100%的社区基层党组织达到三星级以上,70%以上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达到二星级以上,消除无星村。
通过村(社区)基层党组织星级创建活动的开展,实现组织坚强有力、党员作用突出、工作得到促进、人民群众满意。2011年1至10月,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5.1亿元,同比增长14.1%,完成财政总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22.9%,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7亿元,同比增长50.8%。
正文字数:1520字通联:洱源县委组织部 邮编:6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