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3•03”地震抗震救灾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3-05 17:49:57 点击率:30
截止3月5日上午8时,洱源县“3·03”地震灾害共造成全县5个镇乡、38个行政村14万人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8980万元。灾情发生后,省州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成立抗震救灾领导组和16个工作小组,第一时间深入全县灾区开展查灾核灾、救治伤员、安置灾民等工作。
(图为州县领导视察安置点建设情况)
一是迅速部署千名干部下基层工作。按照省州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洱源县“3·03”抗震救灾领导组于3月3日晚,连夜召开指挥部会议紧急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并迅速通知县级相关部门、包村部门和受灾较轻镇乡领导、干部连夜赶至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全县共有1500多名官兵和干部在灾区一线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做到了每个镇乡都有县级领导指挥协调,每个村都有工作组查灾救灾。二是全面开展灾情详查评估。由各村工作组负责,按照实事求是、不留死角的原则,逐村逐组逐户调查核实灾情,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同时,专门制定了因灾倒塌房屋和严重危房鉴定标准,及时汇总上报、统计分析,确保灾情调查结果真实准确。三是妥善安排灾民生活。全力救治受伤人员,积极调运救灾物资,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使所有灾民得到了较好的救助。灾区到位救灾大米19.3吨、帐篷3010顶、棉被4810床、大衣5390件、香油2012公斤、方便面768件、矿泉水780件等,已发放大米14.3吨、棉被4002床、大衣3600件、香油1512公斤、方便面768件、矿泉水780件。同时,妥善安置房屋受灾较重的群众,共设立集中安置点50个,搭建帐篷2188顶,集中安置群众13961人,其他人员则用分散安置方式妥善安置。四是认真排查次生灾害隐患。以学校、卫生室、房屋、公路、水库、河道、地质灾害点等为重点,在全县范围内尤其重灾区开展拉网式的险情排查,区别不同情况,采取多种措施,竭力消除安全隐患。由教育部门负责,深入灾区所有中小学,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无法继续使用的校舍,果断采取措施,全部予以拆除。由各村工作组负责,对已经确认的严重危房,指导群众予以拆除。五是扎实开展灾区防疫工作。以受灾严重的地区为重点,积极开展疫病检测控制,严防灾后发生重大疫情。对灾区群众饮用水源实行严密监测,保证群众饮用水质状况安全良好。同时,在集中安置点设立医务室,对出现伤病的群众及时进行救治,积极组织医疗卫生人员喷洒消毒药品,着力改善群众居住生活卫生环境,严防疫病的爆发和流行。六是着手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根据国家灾后重建的有关政策,本着与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整村推进相结合的原则,正论证筛选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七是做好群众思想稳定工作。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用权威的震情信息引导社会舆论,使群众的恐慌心理逐步得以消除。
(图为医务人员在安置点开展医疗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