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着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闻伟泉 发布时间:2011-11-29 08:40:15 点击率:142
创新培训方式 搭建学习平台 整合培训资源
洱源县着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11月11日,洱源县农村基层网络党建项目启动仪式在洱源县城行政中心举行,启动仪式上县委领导为全县90个村(社区)党总支部配发了电脑、打印机、U盘等设备,为76个村开通了互联网,这是洱源县近年来创新干部教育模式,着力打造学习型干部队伍,服务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的一个缩影。
洱源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以建设学习型干部队伍为抓手,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目标,与创先争优活动有机结合,坚持“注重实际、注重实效、注重特色”的原则,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沉下去”的工作方式,结合县情实际,不断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模式,丰富教育培训内容,着力提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打造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服务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
创新培训方式,大规模开展“送学到村”培训。一是开展大规模农村党员巡回培训。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以巡回方式深入全县各村镇,紧紧围绕提高农村党员及村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为重点,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为目标,对农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不是党员的村组干部、大学生“村官”、农村廉情信息员、环保协管员、村调解委员会和治保委员会成员等进行学习培训,两年来共培训党员干部17000多人。二是开展送法下乡活动。每年在全县九个镇乡开展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大调解机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土地管理、林业林权、生态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送法下乡”暨大调解培训活动,切实推进依法治县和平安创建工作,为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整合培训资源,着力实施共产党员素质提升工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分类实施,统筹兼顾、改革创新原则,整合各种资源,不断拓宽党员素质提升的渠道和途径,在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深入实施共产党员素质提升工程。一是进一步完善各级党组织中心组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各项制度,着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二是结合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和“文明洱源建设示范工程”的实施,引导党员提高环保和生态文明意识,进一步移风易俗,着力提升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三是以党校、职业高级中学、乡镇生态文明学校、农民环保学校等为依托,采取专题培训、送教下乡、开办夜校、以会代训、选派挂职、顶岗学习和送技能、送知识到基层等形式,着力提高业务技能。四是 “送出去” 培训。选派了1名县处级干部到上海挂职培训,配合上级部门,组织了9名县处级干部分别到中央和省州培训机构学习,选派了9名镇乡党委书记到省委党校培训;选派了1名乡科级领导干部到省级机关挂职锻炼,增长才干、开拓视眼,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选派88名优秀年轻干部到镇乡及村委会挂职锻炼;选派镇乡优秀年轻干部到县级部门顶岗培训。
搭建学习平台,统筹推进干部网络教育培训工作。一是实施洱源县农村基层网络党建项目,提高党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抓住云南基层网络党建系统平台正式开通的契机,在加强基层网络党建工作中创先争优,把云南基层党建网作为展示洱源基层党建形象和的新窗口、宣传洱源基层党建和报道党建工作动态的新平台、交流党建工作经验和促进洱源党员干部交流的新阵地,通过实施农村基层网络党建项目,稳步推进“网络党建集群”、“网上党支部”、“网各课堂”、“农民服务站”建设,创新干部教育方式,提升基层村干部素质,把全县90个村(社区)党总支部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二是以“网络课堂”为载体,统筹推进干部在线学习。在2010年全县38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和副处级后备干部学习达到要求的基础上,今年全县324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了干部在线学习教育。三是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素质,目前全县已建成县乡村全境覆盖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设备100套。四是组织参加领导知识前沿讲座9期,参训干部1100多人次。
通过丰富教育培训内容,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提高教育培训效用,洱源县培养出了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洱源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保障。(闻伟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