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强基抓党建 创先争优构和谐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6-20 20:17:55 点击率:246
固本强基抓党建 创先争优构和谐
——茈碧湖镇党委党建工作一览
茈碧湖镇党委以“抓党建、促发展、保民生、建和谐”为目标,坚持“生态立镇、农业稳镇、工业富镇、旅游活镇、和谐兴镇”的发展思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先争优,引领全镇5万多群众走上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繁荣、人居环境舒适、社会和谐进步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创新方法抓党建 夯实基础作保障
茈碧湖镇下辖15个村(居)委会,90个自然村,全镇总人口58325人,镇党委下设16个党总支部,共有98个党支部,有党员1898人。镇党委结合党组织点多面广、党员多的实际,针对机关、农村、社区、企业各自特点,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落实具体责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是明确目标责任。每年年初,镇党委都认真制定工作要点和考核办法,与各党总支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党建目标和责任,切实抓好基层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落实。坚持党组织认真抓党建、书记带头抓党建、形成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二是及时督促检查。镇党委坚持把党建工作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定期不定期对各党(总)支部党建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查找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三是重视党员干部的培养。镇党委高度重视对(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了党总支书记选拔培养、教育培训机制。坚持抓党员的发展和教育、培养工作,全面消除党员空白村民小组,“三培养”成效显著,真正做到了哪里有人民群众,哪里就有党员,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存在。四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村党总支书记的职责,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建立流动党员台账,并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建、管、学、用”机制得到有效落实,发挥作用明显,广大农村党员群众得到了切实的实惠。大力实施“党员创业致富工程”,积极推行党员承诺,农村、社区党员设岗定责等制度。建立各种规章制度65条,完善各种制度45条,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191件,投入资金5万多元,整顿软弱涣散党支部5个,为70名无职党员设立10个不同岗位。五是加强活动场所建设。扎实推进哨横、永兴、文强、海口、鹅墩、果胜、巡检、中炼、丰源等村级组织场所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村(社区)“两委”的办公条件,增强了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提升了村级组织的整体形象。精心培育出富有特色的九台社区党总支、松鹤村党总支、洱宝公司党总支等一批党建示范点,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四项工程为突破 创先争优添活力
镇党委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认真落实共产党员“四项工程”,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一是抓党员素质提升工程,不断加强党员学习教育。采取个人自学、集体研讨、专题辅导和观看电教片等多种形式加强学习。积极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同时组织参加参加妇联、工会开展的技能培训,有效提升了全镇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共集中进行教育学习20场次,1800多人次;组织业务技能培训10场次,3000多人次;无职党员设岗定责90个。二是抓党员文明示范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全镇各党(总)支部创建创先争优活动“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等,让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实际工作中突出显现。共实行“党员挂牌上岗”67人,建立“党员先锋岗”12个,“党员示范窗口”12个,“党员责任区”10个。三是抓爱民帮扶工程,密切党群关系。各党支部紧紧围绕开展有一个强班子、带一只好队伍、谋一条富民路、办一批惠民事、建一套新机制的“五个一”活动和共产党员开展争当带头致富能手、争当绿色家庭标兵、争当爱护环境卫士、争当岗位技能好手、争当敬业奉献先锋、争当政党团结和谐模范的“六争当”活动。制定帮扶计划,共帮扶贫困户、低收入家庭76户,帮扶再就业群众399人,帮扶贫困学生30人次,帮扶留守儿童、孤、寡、残共计72人,组织活动对51户农村困难党员户进行关爱帮助。四是抓党员责任承诺工程,增强争创意识。认真落实党员承诺制,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均提出了参加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打算和在工作、学习、服务人民群众等方面的行动计划,力求将党员的创先争优工作具体化、明朗化。全镇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400条,整改落实1250条,共1889名党员进行了公开承诺,共兑现为群众办实事690件。
科学发展当先锋 关注民生促和谐
镇党委紧密结合镇情,实事求是,着力打牢基础,深化改革,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烤烟生产,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突出乳畜业、梅果业以及旅游等产业的中心地位,着力培植骨干产业,提高经济效益,搞活农村经济,增强发展后劲,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010年末,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30096万元,财政总收入2232.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47元,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镇党委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摆在首位,不断加强民生保障,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投资95万元开通哨横公路,投资360万元完成文强水泥路,大庄—官营、碧云—梨园、米黄石厂的弹石路建设,果胜—松鹤的路基改造;投资15万元,完成镇道100.6公里、村道15.3公里的道路养护,全镇交通条件有了明显改善。目前全镇有820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5180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216人享受城镇低保、2335人享受农村低保、61人享受五保供养、89人享受60年代精简人员及社会救济、74人享受三属和伤残军人补助、562人享受复、退、参战人员补助、26人享受义务兵家属优待金。五年来,共发放各类定期补助3215万元,救灾、救济、大病医疗救助550万元,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6280人。“十一五”期间,全镇累计发放中央农资综合直补资金1140.4万元,退耕还林补助955万元,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268.17万元,农机具补贴177.26万元,良种补贴156.35万元,其他补贴129万元,累计发放小额贴息贷款1250万元,受益农户3000户。(文章来源:洱源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