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后镇“3.3”地震抗震救灾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作者:乔后镇党委 发布时间:2013-03-14 15:18:01 点击率:71
截止
图为救灾物资发放现场
图为集中安置点受灾群众就餐现场
洱源县“3.3”地震发生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成立抗震救灾领导组和七个工作组,第一时间深入灾区开展查灾核灾、救治灾民等工作。一是高度重视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加快救灾帐篷搭建工作,在集中安置点开设集体伙食,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地方睡;全镇共搭建帐篷200顶,完成紧急转移安置4539人。二是妥善管理好救灾物质。目前到位救灾物资大米8吨,帐篷270顶,棉被880床,大衣500件,食用油1100斤,矿泉水200件,方便面100件。发放救灾款10300元,大米3.125吨,搭建帐篷270顶,棉被185床,大衣185件,食用油150斤,矿泉水111件,方便面90件。三是进一步对灾情进行核查,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房不漏人,客观、实事求是的将灾情进行登记,并由核查组、受灾户双方签字认可后记录在案。重点是受灾程度较大的源安邑、大集、乔后三个村,共有8个组,实行分组负责、分片包干;其他受灾程度相对较轻的村委会由包村工作组、村委会、县级挂钩联系部门统一负责。目前已全镇完成1542户的核查工作。四是医疗防疫组,对灾区每天都进行防疫消毒工作,加强卫生检查,对饮用水源、食品进行检测,防止灾区发生疫情。五是社会治安巡逻队每天在受灾区、集中安置区加强治安巡逻,切实维护灾区的社会治安。六是着手研究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优先保障重灾户的生产生活,加快推进房屋倒塌户和危房且无法继续居住户的住房重建。对倒塌的70户进行新建,对严重损坏的1366户进行拆除重建,对损坏程度一般的有1644户进行除险加固;对灾害程度严重的源安邑村江坪地、岩关小组和大集村工农小组,采取原址重建,对其他重灾户采取分散原址重建。整合新农村建设,将三个村民小组建设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突出灾区学校校舍安全建设,对乔后中学、源安邑中心完小、文开中心完小等5070平方米的校舍进行原址拆除重建;加快灾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灾区群众的生产自救能力。 (乔后镇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