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挺身应对困难
作者:杨承贤 发布时间:2014-11-10 11:17:16 点击率:28
以敢于亮剑的勇气面对大是大非。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有没有担当精神,很重要的是看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有没有正确立场和鲜明态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是否坚定。如果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没有立场,那就不配做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洱源县地处洱海源头,在洱海保护治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洱源县举全县之力实施洱海保护治理“2333”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百村两污治理、万亩湿地建设、亿方清水入湖”三大工程,充分体现了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担当的勇气。
以敢于挑战的锐气解决矛盾问题。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下,需要啃的硬骨头很多。面对改革中的深层次难题,要知难而进,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积极寻找对策,决不能被困难吓倒。面对工作中的具体矛盾,就要勇于担责负责,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努力找到化解矛盾的具体办法。洱源县广大干部面对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压力,敢于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到群众意见大、怨气多的地方去化解矛盾,到工作推不开、情况复杂的地方去打开局面,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以敢于挺身的豪气应对困难危机。敢于担当不仅要体现在平时工作中,更要体现在紧急关头上。作为党员,身为领导干部,关键时刻一定要豁得出来、顶得上去,真正成为带领人民群众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遇到紧急情况,要有胆有识、果断决策,决不能优柔寡断、患得患失;遇到大灾大难,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临危不惧、靠前指挥,决不能玩忽职守、躲闪回避、贻误时机;遇到突发群体性事件,要及时深入一线了解真实情况,抓紧研究解决办法,决不能见事迟、行动慢,敷衍塞责、激化矛盾。在面对2012年的“8·06”特大型山洪泥石流自然灾害和2013年的“3·03”“4·17”地震灾害,洱源县广大党员干部没有退缩,与受灾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经受住了一次次考验,也涌现出全省最美村官杜良、全省敬业奉献模范李桂科等一批先进典型。
以敢于负责的底气承担错误失误。知过能改需要勇气,面对失误敢负责也是担当。我们要能够勇敢地面对工作中的失误,积极主动地去改正错误,把这个过程作为成长进步的阶梯。洱源县广大干部无论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还是在其他工作中,敢于直面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组织作风、生活作风和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自觉担当工作中的失误与不足,为加快美丽幸福新洱源建设凝聚起了强大的正能量。(作者系中共洱源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