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向收送“红包”者“亮剑”
作者:杨淑珍 发布时间:2015-02-27 10:35:37 点击率:61
近年来,随着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各类“红包”案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红包”仍是败坏党风和滋生腐败的温床,“红包”现象还有蔓延的迹象,形形色色的“红包”,不仅花样翻新,金额也从原来的几十元发展到上万元,这严重影响的党的形象,也给反腐斗争带来严峻的挑战,为树立领导干部清廉形象,赢得民心,必须坚决遏制“红包”这种腐败现象,坚决向收送“红包”者“亮剑”。
“红包”在中国由来已久,然而,时下 “红包”概念得到的延伸,收受“红包”成为腐败分子行贿受贿的一种重要手段。逢年过节要送“红包”,领导干部过生日、出国考察要送“红包”;争取资金项目要送“红包”,就连领导干部配偶生病、子女上学也要送“红包”,可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些领导干部廉政意识淡薄,意志薄弱,守不住底线,经不住诱惑,往往利用职务和工作之便,以各种名义或变相形式赠送和收受有关单位和个人的礼品、礼金、各种有价证券,这严重损坏了党的形象,到头来也是自食其果。
领导干部收红包的产生,最主要的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来源于封建习俗,二是权力不受有效的监督制约必然导致收受红包,三是对领导干部收红包惩治不力。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健全法制。建立健全规章,严格用人制度,建立权力制约机制,实行财务制度改革,消除小金库,堵死“财路”,建立奖励举报制度。二是实施监督。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是防止收送“红包”的关键。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监督、组织监督、群众监督的作用。健全监督制度,广泛设立举报信箱,公布举报电话,定期从群众中收集情况。三是加强教育。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和警示教育,树牢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四是加大惩治力度。严肃查处顶风违纪者,坚决向收送红包者“亮剑”,遏制收受和赠送“红包”歪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