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底气接地气树正气始终坚持为民务实清廉
作者:杨承贤 发布时间:2014-05-15 17:33:28 点击率:19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目的不仅在于“搞活动”,更在于转作风、抓落实、惠民生。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更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动力和力量源泉。在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牢牢把握“群众”这个核心,把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摆在首位,切实向群众学习,为群众办事,为群众谋利。
一、夯实理论基础,牢记宗旨强底气
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把理论学习、思想武装摆在首位,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始终。
(一)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底气。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永葆先进的精神动力,是精神家园最核心、最关键的要素,是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因素,决定着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支配着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只有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州党委的文件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熟读《党章》、读透《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等规定学习的5本书籍,从党史中认识规律,从历史中汲取营养,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做到在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纪律上不偏不移、不变不松。
(二)强化学习典型,增强为民底气。学习是行动的先导,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当成一种常态、一种习惯和精神追求,始终保持对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事物的良好习惯,自觉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坚持向实践学、向群众学,汲取群众的智慧,从工作需要被动学变为提升群众工作水平主动学。认真开展“学习身边人、做好群众事”活动,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学习李桂科先进事迹、转变工作作风相结合,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要深入开展以学习焦裕禄、杨善洲、尹锡山为先进典型的专题讨论,在全社会营造学先进、比先进的良好氛围,推动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
(三)坚持学以致用,增强能力底气。作为党员干部,要坚持学用结合,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发自内心学习,做到勤学多思,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少一些浮躁和肤浅。坚持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深刻认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通过随机调研、经验交流、案例分析、下乡蹲点、入户座谈等途径,全面提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水平,使自己成为加快发展的推动者、富民强县的带头人。
二、密切干群关系,沉下身子接地气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要从思想认识上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一)要在思想上领悟依靠谁。这是群众立场问题,要坚持与群众站在一起,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主动贴近群众,虚怀若谷倾听民意。与老百姓距离越近,群众对我们就越亲,我们赢得的信任和支持就越大。用情维系民生,立足实际解决难题。我们常说的接地气,其实质和核心也就是要针对工作实际,依靠群众,找准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二)要在行动上落实为了谁。这是我们党的力量基础,我们要充分相信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要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集中民智,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人民群众的新做法、新经验上升为理论的高度进行认真总结,将群众的期盼和愿望上升到政策来研究,广泛听民意、聚民力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才能办好老百姓的事情,才能把一切为了群众落到实处。
(三)要在实践中摆正我是谁。这是位置和身份的问题,要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摆正自己的位置,牢记自己的身份。只有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坚持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充分体现以民为本、体现一切为了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提升服务群众的本领和能力。
三、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反对 “四风”树正气
洱源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期,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对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自觉反对“四风”,以为民之心、务实之行、清廉之举来推动洱源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一)抓好务实这个关键,谋求发展实效。实干就是能力,落实才是水平。形式主义的本质就是脱离实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些干部成天赶“秀场”,挂横幅、登台面、上镜头;有些干部埋头于文山会海、迎来送往、检查评比、总结汇报,“认认真真走过场,扎扎实实做样子”;有些干部下基层调研走马观花,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只看“门面”和“窗户”,不看“后院”和“角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核心就在于坚持思想上求实、工作上务实、行动上落实,继承、巩固和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和工作作风。
(二)抓好为民这个根本,提高执政能力。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只有把握住“一切为了群众”这个总原则,秉持“民评民说是标准、民心民力是依靠、民意民声是依据、民愿民盼是方向、民惠民富是目标、民苦民痛是失职”的务实作风,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要全力推进“县城土地收储和南片区开发建设、五星级酒店建设、省级园林县城创建、道路交通建设、百亿工业园区打造、东湖万亩湿地建设、三清洁”工作等重点项目,为群众谋取更大的实惠。
(三)抓好清廉这个基础,营造风清气正环境。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实质就是腐败。一些干部意志消沉、信念动摇,认为“理想是空的,政治是假的,吃喝玩乐才是真的”。一些干部为了追求“舒适”目标,不惜铤而走险,最终沦为人民的罪人。在一些干部心中,艰苦奋斗和为民务实清廉已渐行渐远,群众观念日渐模糊,甚至完全淡忘。转变作风不能停留在语言上,不能坐着等待,我们必须要时刻想在前、干在前,才能以作风的转变来赢得群众的信任。
总之,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自己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严格执行中央八项、省委十项、州委十二项和县委三十项规定,坚持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在思想上清晰红线、坚守底线、筑牢防线,时刻做到自警、自律、自省,真正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群众满意的实效。(作者系中共洱源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