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三少三多”
作者:李银芬 发布时间:2014-07-21 09:28:39 点击率:37
胡锦涛同志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切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这一基调充分说明了党的纯洁性是我党刚正挺拔的底气,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
然而,在实惠主义的教唆下,我党如何保持队伍的纯洁性,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笔者认为,当下,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三少三多”,才能保持党的纯洁性。
少点庸俗、多点诗情。诗歌是心灵的殿堂,它供奉着人类最神圣的情感与思想。一个人如果将生活与工作和诗意联系在一起了,那么他生活和工作中的一杯淡茶,一盅薄酒,一支山歌,一句真诚的问候都能点亮他的心灵,清洗思想的污垢,唤起对美的憧憬。因此,一个有诗情的人,能在诗词歌赋中静心凝思、清静澄明,就不会对事物大喜大悲,对世事他人怨气冲天、攀比嫉妒。一个以诗词为钩,钓春、钓雨、钓秋、钓雪的人,他钓来的或浪漫、或奔放、或舒缓、或热烈的万种风情,定能净化市井之气、低俗之气、媚俗之气,继而坚守党员信仰,永葆心灵的纯洁性。
少点消极被动、多点积极主动。有人说,积极的人像太阳,走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当下,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中有很多人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演化成了“月亮”,待人看事很消极,总抱怨自己“大材小用”、报怨社会风气不正、报怨领导处理不公,从不注重自己发光、发热。在消极心态的影响下,领导一批评,他就认为是和自己过不去,混天度日,穿新鞋、走老路,原地转圈圈;每每遇到困难,不是批评这、就是指责那;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不是公而忘私,而是先私后公,甚至损公肥私;久而久之,工作的激情被“消费”占用了、高洁的品德被“物欲”打劫了,纯洁的党性自然会被个人名利所吞噬。因此,只有将党员队伍中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动员人人都争做“太阳”,才会让党更加强壮,更显先进性。
少点礼尚往来、多点真情关爱。人非草木,焉能无情?礼尚往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则,故而亲朋好友间的礼尚往来无可厚非。然而,在私欲被无限激活与膨胀的今天,网织“人情”似乎成了国民最重要、最迫切的使命。于是“结婚喜宴”、“寿酒”,“满月酒”、“乔迁酒”、“状元酒”等等宴请的名目越来越繁多,且越来越新鲜。一张请柬,一个宴请的电话就可以绑架全民的心智,让国民变得不再“纯洁”了,让孩童也变得太会“做人”和太会“处世”。长此下去,党的纯洁性焉能不退场?因此,8000万共产党人必须率先拒绝任何功利形式主义的“礼金式祝福”,才能加速人间真情的正向觉醒,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