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理 创 造 业 绩——洱源县优秀人才李菊仙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6-23 11:52:53 点击率:363
管 理 创 造 业 绩
大理海之源西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大理天滋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菊仙
在苍洱之滨、美丽婀娜多姿的西湖水畔,有一位女强人,敢闯敢拼,她就是大理州第十一届人大代表、政协洱源县第七届委员会委员李菊仙同志。她现在经营管理着两个公司,大理海之源西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大理天滋实业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接待省内外游客35万人次,销售梅果产品3000多吨,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利税300多万元,安排就业350多人,带动周边群众从事餐饮服务、产品销售,以及果农、菜农4000多人。
天滋果品结硕果
李菊仙学校毕业回乡后,立志创业,开始从事大蒜的销售,经过几年的努力,积累了一定的资本。90年代初,当她看到洱源的一公斤鲜梅还不如广东产的一包20克包装好的话梅时,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洱源素有“梅果之乡”美誉,由于缺乏龙头加工企业,梅果销路不畅,梅果产业在经济市场大潮中跌跌伏伏,几经沉浮。许多果农无利润可言,纷纷砍倒梅树,改种庄稼。如果没有龙头加工企业,果农利益就会得不到保障,资源优势也就转化不成经济优势,她是这样想的。她毅然创办了大理天滋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专门从事梅果产品的加工、开发、销售。
天滋公司先后开发生产了天滋牌雕梅、话梅、苍山雪参、青梅汁、木爪汁饮料、果酒、果醋等100多个系列品种。公司在省内外已有1000多家销售网点,产品畅销省内外市场。公司先后获得:青梅、木瓜果汁饮料生产许可证;“天滋雕梅”系列产品的绿色食品认证;第七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中国名牌”食品证书;第三届国际(天津)发明专利及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第五届中国昆明国际旅游商品交易会“科技兴旅”优秀旅游商品大赛三等奖;大理州地方产品“金花奖”;第四届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商品展销会“名特优奖”;第八届云南省消费者喜爱商品称号证书;“天滋”牌雕梅系列包装被国家专利局认定为国家专利产品;“天滋”牌商标已获得云南省著名商标等多项殊荣。在获得殊荣的同时,为广大的梅果种植农户增加了收入,也为洱源的梅果支柱产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央电视台记者专程到公司采访拍摄了专题片,并在中央电视台7套(致富经)栏目黄金时间强档播出《李菊仙卖雕梅》节目。
西湖旅游创佳绩
洱源西湖,是云南省省级风景名胜区,被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称之为“觉西子湖又出其下也”。虽然西湖旅游已开发多年,但西湖旅游资源仍未得到真正的开发,仍然是较为低级、粗放的经营模式,还没有形成接待旅游团队的能力,只有少量零星的散客自发地到西湖旅游,效益低,且起不到应有的带动作用。
在经营好大理天滋实业公司的基础上,李菊仙看好西湖旅游资源开发的潜力,于2000年创办大理海之源西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包伊始,为改善水质环境,李菊仙从保护环境入手,投入资金,发动员工打捞水葫芦、杂物,清运垃圾,在湖边种草栽树,并安排专人清理环境卫生。
在经过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同时得到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西湖旅游公司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西湖旅游开发计划。李菊仙注入资金5000多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游览码头,改建景区道路,引进合作伙伴,建起一次接待1000人的餐厅、棋牌室,新建了白族三道茶歌舞厅、白族印象一条街,风味小吃一条街,改建了停车场,增建旅游公厕,给游客提供了吃、游、住、娱、购的一条龙服务。公司还利用媒体、报刊、电视、网络大力宣传西湖,设有驻昆明办事处负责销售,致使西湖旅游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客流量日渐倍增。
在李菊仙的带领下,通过全体员工的努力,西湖已经成为洱源县第一家规模化接待旅游团队的旅游景点、洱源县第一家开展“白族三道茶歌舞表演”的旅游景点。西湖旅游公司自2006年7月1日开始试运行接待第一批旅游团队以来,对本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和对洱源县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已经显现出来,每日接待1000人左右的团队,安排使用西湖村民的小木船近80多只(次),大大的消化了西湖村民的闲散劳力,又使西湖村民增加了经济收入;每日1000人左右在西湖或者右所、下山口就餐,消化了本地大量的农副产品,带动了本地餐饮业和农副业的发展。总之,西湖旅游开发对洱源县旅游业及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带动作用。
现在西湖旅游已经走出一条新路,但西湖游客日渐增加,现有的基础设施和接待能力已满足不了需求,西湖旅游公司决定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2010年日接待游客2000人(次)以上。
管理赢得效益
李菊仙管理经营的两个公司在同行业中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两个公司成立至今没有发生过安全及环境污染事故,利润增长、税收增加,职工收入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显著,得益于李菊仙对企业管理的贡献。
李菊仙在企业管理中始终坚持:依法经营,接受监督。两个公司都依法办理相关的证、照,手续齐全,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两个企业与当地农户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深深扎根于广大农户之中,不断地带动广大农户脱贫致富,成为名副其实的“龙头”企业。开发资源,做好决策。李菊仙成立天滋公司是看重洱源有着丰富的梅果资源,开发西湖旅游是看好西湖的湿地旅游资源,并且两个企业有着内在的联系,省内外游客极其喜欢天滋系列果品、饮料,两个企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挖掘人才,发挥效应。李菊仙善于用人,尤其注重从下岗职工和大专毕业生中招聘人才,她管理的两个公司共安排就业员工350多人,35岁以上占员工总数的80%以上,创业以来安排大学毕业生就业48人、下岗失业人员20人、返乡青年农民工就业30多人,在企业中形成了一个办事精干高效的团队。环境与企业科学发展。在开发西湖旅游资源伊始,李菊仙就注重环境保护工作,从保护西湖及西湖周边环境着手,开发西湖旅游资源,在开展旅游经营活动的同时,加强环保工作,游客纷至沓来,西湖景区悄然成为苍洱景区中的一颗璀灿明珠,得益于公司注重环保工作。
李菊仙在管理经营好公司的同时,作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始终不忘参政议政,先后提出议案、建议5件,为当地群众解决了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饮水思源,富而思进,她十分关心公益事业,1994年至今扶贫济困、捐资助学20多万元,农村水利捐赠15万元,汶川地震捐赠3万元,道路建设捐赠2万元。
她的企业在做强做大的同时,她也获得了许多的荣誉。2005年7月被大理州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协调领导小组授予2000—2004年度“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称号;2005年被省妇联表彰为“巾帼建功”标兵;2005年11月被大理州人大常委会授予“基层人大代表勤劳致富、干事创业先进个人”;2006年2月被授予“大理州农村乡土拔尖人才”称号;2009年获得大理州第一届“大理青年创业州长奖”;2009年被县、州妇联推荐参加“十大环保杰出人物”的评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