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屏翻开了新的一页
作者:杨加方 黑毅鹤 发布时间:2014-03-31 10:54:42 点击率:128
[李桂科:当好家,大家的日子才好过!]
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山石屏村。
设施齐备的美丽新村
沿平甸路(漾濞平坡至剑川甸南)驱车一路西行,炼铁乡政府以西约10公里处,路边一块刻有“山石屏”字样的大石指引着车辆前行的方向。通往山石屏村的路是水泥铺就的,一度盘绕山间却十分平坦。路的尽头,是横跨黑潓江的一座钢索桥。下车,过桥,沿整洁平坦的水泥路面向山石屏村一路走去,黑潓江岸边绿柳依依,梨花、木瓜花竞相开放,景色宜人……
初次来访,会发现山石屏村是如此的“袖珍”而又“完整”——这是一个占地约莫10亩的大院,大门两侧各有一排库房,进门左手边是厨房和餐厅,右手边是医务室和活动室,正对着大门的是一栋两层楼高的村民宿舍,院内有大片的绿化带,绿化带一角还建有水泥桌椅,宿舍楼下摆放着一张崭新的乒乓球桌……康复者宿舍都是二室一厅一厨的套间,室内沙发、电视、茶几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现在就像住宾馆!以前大家想都没想过……我们现在享受的是‘城里人的住宿条件,山里人的自然环境’!”康复者杜朝明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山石屏村共有30套宿舍,单身的康复者两人合住,相互照应;有家庭的,则一家人住一套。所有常住山石屏的康复者都住进了新房子。
山石屏的蜕变
“李医生来后的这33年,山石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杜朝明1979年来到山石屏疗养院,对山石屏的变化感受很深。他清楚地记得,刚到山石屏疗养院时,这里的“昏暗”和“与世隔绝”——130多间土木结构的瓦房多数都是危房,房屋没有窗户,墙壁没有粉刷,室内是泥地,漏风漏雨,阴暗潮湿;进出山石屏只有一条羊肠山路,送物资都要靠马帮;许多患者一辈子没有见过电灯,没有出过山石屏……
1981年4月,李桂科等人来到山石屏疗养院时,山石屏疗养院正修建通往外界的道路,李桂科和同事为患者看病之余参与大家修路,他们购置了1辆运输车、1辆手扶式拖拉机,短短几个月后,山石屏疗养院终于有了通往外界的公路。尽管是条土路,但它极大地拉近了山石屏与外界的距离。
尽管是个巧合,但自打修路那天起,在许多经历过山石屏村建设的康复者眼里,李桂科的到来,意味着山石屏疗养院的发展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一个个难题在他的带动下,都迎刃而解——
山石屏没有自来水,1983年前,黑潓江水和用木槽、瓦桶从山涧引来的水便是山石屏疗养院的生活用水,旱季水不够用,雨季水浑浊不清。1983年,李桂科带人修水池、接水管,大家用上了自来水。2003年和2007年,山石屏疗养院还经过两次修缮,增加了蓄水池、水管,将自来水接到各家各户。
黑潓江上没有桥,出入山石屏疗养院只能靠渡船和溜索。1990年的中秋节,院内劳动力到黑潓江对面地里收包谷,过江时,渡船沉没,6名青壮年劳动力不幸遇难。那年的中秋节,大家过得异常悲痛。事后,李桂科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商量要在黑潓江上造一座桥。李桂科到县林业局申请到了伐木指标,最终筹集到3.5万元资金;此后,他们还到附近的西山林场说明造桥面临的困难,西山林场为他们捐助了用于造桥的钢丝绳……1995年6月,“山石屏疗养院人行索道桥”建成。通过渡船和溜索出入疗养院的情景已一去不复返了。
山石屏没有电,夜间照明只能用煤油灯。为了让大家用上电灯,看上电视,10多年的时间里,李桂科费了不少心思——1992年,李桂科带人买来一台小型水轮发电机,大家终于看上了电视,但发电机功率小,只能供一台电视机用电;1997年后,他们又先后购置了2台柴油发电机,并把电线接到各家各户,用于照明和看电视,但由于柴油发电成本太高,他们每晚只能发电二、三个小时;为了把电网接到山石屏,彻底解决用电困难的问题,李桂科动用一切关系,到处争取援助,在澳门利玛窦社会服务中心和国际爱心扶贫组织的帮助下,总投资8万元的“洱源县山石屏疗养院10KV线路电力工程”于2004年1月18日完工通过验收,从此,山石屏疗养院的用电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山石屏疗养院的房舍建筑年久失修,1998年至2012年,李桂科组织康复者更换屋瓦、粉刷墙壁、打水泥地、为窗户安装玻璃……前前后后翻修了80间房屋,修建了3座公共厕所、2间太阳能浴室以及公共厨房、娱乐室、接待室等基础设施,极大改善了山石屏疗养院的环境。2013年,山石屏疗养院经震后重建,建成2室1厅1厨的住房30套,库房24间,公共厨房、洗衣房、卫生间、娱乐室、卫生室、篮球场、太阳能路灯等设施一应俱全,山石屏村通往平甸公路的2.35公里村道也实现了路面硬化。山石屏村重建过程中,大到整体设计、不同功能区的规划,小到一条盲道的铺设、卫生间里坐式马桶的安装和村民家里的家具配置等细节都采纳了李桂科的提议。
健全的村规民约
村里18位参与集体伙食的康复者每人每月交300元伙食费,上午9时30分吃早餐,下午5时30分吃晚餐,每餐二菜一汤,保证每餐至少一个荤菜,中午午餐喝一瓶牛奶,还可享用水果和点心。集体食堂有炊事组和采购组,13名康复者每人轮流煮饭1个月,9名采购员3人一组轮流外出采购。
30名青壮年劳动力组成环卫组,每2人一组轮流打扫一星期的院内卫生,要求院内不能有果皮纸屑,卫生间随时保持清洁。
防火和治安由治安专管员管理,治安专管员的职责是禁止康复者在村外生火、抽烟、放鞭炮等,对于吵架、酗酒闹事、乱砍乱伐等行为,治安管理员应根据规定进行相应处罚。
村内电路、水管由水电专管员管理,水电专管员的职责是负责村内电路、电器维修以及供排水管道的日常修理。
……
33年的驻守,李桂科为山石屏村留下了一套十分完善的管理制度。山石屏村现在不仅有村长、会计、治安专管员、水电专管员,还有健全的食宿管理和挂钩帮扶措施。村长杨晓元自豪地告诉记者:“这套管理制度效果很好, 30多年来,山石屏没有发生一起火灾,没有发生一次打架斗殴,大家在一起和和睦睦地,过得很开心!”
“当好家,大家的日子才好过!”谈到山石屏村如今的面貌,李桂科心里十分舒畅,他说,几十年来悬着的一颗心,现在总算可以先放一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