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湿地保护与恢复取得新突破
作者:闻伟泉 发布时间:2011-11-19 09:09:55 点击率:31
洱源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省发改委批准
洱源县湿地保护与恢复取得新突破
近日,大理洱源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省发改委批准,标志着洱源县湿地保护又取得重大突破。。
洱海是大理各族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湖”。云南洱源因洱海发源于此而得名, 全县总面积26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万亩,下辖6镇3乡,总人口28.49万人,有2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9%,白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2%。洱源县洱海流域有茈碧湖镇、三营镇、牛街乡、凤羽镇、右所镇、邓川镇6个镇乡,坝区沿湖沿河52个村委会867个自然村,流域主要有弥苴河、罗时江、永安江等16条主要河流,支流近百条,所有支流的水经弥苴河、罗时江、永安江成“川”字型注入洱海,常年水量占洱海常年径流总量8.13亿立方米的70%。洱海保护,洱源是重点,建设湿地,保护好入湖河流水质则是关键。洱源县的西湖湿地是洱海发源地之一,属国际河流湄公河上游澜沧江水系,汇入洱海的地表水中有13%的入湖水量来自西湖,是大理及周边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洱源西湖湿地是滇西北生物多样性关健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云南省湿地保护工程》中划定的滇西、滇西北横断山脉高原湿地中重要的高原湖泊之一,生物丰富多样,天然湿地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整,湿地内活性炭沉积特殊,在湖泊演替、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实施大理洱源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项目,对保护洱源西湖湿地生态系统完整、生物多样性资源,水环境安全,促进洱源西湖国家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该项目建设工期为三年(2011年—2013年),总投资2459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比例占总投资的80%,地方配套占总投资的20%,项目建设单位为洱源县湿地保护管理局。(闻伟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