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看洱源(洱源县在创先争优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道路)
作者:王润宏 闻伟泉 发布时间:2011-11-10 09:35:17 点击率:23
生态文明看洱源
——洱源县在创先争优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道路
洱源县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紧紧围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心任务,抓实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洱源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新道路。
突出工作重点。抓好生态建设,在保护洱海源头上创先争优。树立“洱源净、洱海清、大理兴”的理念,以洱海保护治理为重点,抓好洱海源头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在水污染防治、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百村整治”工程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等工作中充分发挥组织者、宣传者、实施者的作用。抓好产业调整,突出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创先争优。优化种养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抓好项目建设,在增强发展后劲上创先争优。抓好民生改善,在构建和谐洱源上创先争优。扎实推进民心工程,提升科技、文化、卫生、教育、广播电视、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水平。抓好作风建设,在作表率树形象上创先争优。强化执行力的到位落实,端正执行态度,健全执行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强化责任落实。
创新活动载体,围绕 “四个争当”目标创先争优。以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争当国家绿色能源建设示范县、争当生态旅游发展领跑者、争当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县的为目标,创新形式,精心设计简便易行、便于操作的活动载体。围绕“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标准,实施共产党员素质提升工程、共产党员文明示范工程、共产党员爱民帮扶工程和共产党员责任承诺工程等“四项工程”。在90个农村(社区)党总支部中开展创建“五星”级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和有一个强班子、带一支好队伍、谋一条富民路、办一批惠民事、建一套新机制的“五个一”活动,实施农村基层网络党建项目建设。在广大共产党员中深入开展争当带头致富能手、争当绿色家庭标兵、争当爱护环境卫士、争当岗位技能好手、争当敬业奉献先锋、争当团结和谐模范的“六争当”活动等,进一步激发党组织和党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取得明显成效。2008年被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确定为大理州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2009年被国家环境保护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2010年被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农业部授予全国108个县(市)绿色能源示范县,凤羽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洱源县城被国土资源部授予中国温泉之城称号。
树立先进典型,在为民服务中创先争优。确定以培树、宣传在全县、全州有影响、有带动的1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和10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双十”目标。认真开展“八个一”活动学习践行普发兴精神,开展“六个一”活动,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学习杨善洲精神热潮。在各镇乡、各行业选树了40个先进典型在洱源电视台、《洱源通讯》上进行宣传。在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右所镇党委和共产党员杜金、杨盈川二同志受省委表彰,郑家庄党支部等3个基层党组织和罗学义等7名共产党员受州委表彰,县委表彰了20个基层党组织和69名共产党员。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以“三级联创”作为创建方式,在农村、社区、机关、中小学、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中,分行业、分领域建立了3个拟创建的州级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22个拟创建的县级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31个镇乡级示范点和162个领导联系点。建立党群共建示范点18个,上报州级党群共建示范点9个。认真推行“四亮四比四评”主题实践活动和推进党员责任区建设,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争创活力,推动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在基层落实、在基层行动、在基层见效。教育、卫生、金融、保险等部门结合行业特点,积极推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结”的服务模式,把服务窗口朝前移、朝下移,真正把服务窗口办成优化发展环境的示范窗口、服务人民群众的便民窗口、展示精神风貌的形象窗口,全县已启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241家,有241家成立了相应领导机构,241家制定了实施方案,窗口服务工作人员2049人,共产党员894人;参加“四亮四比四评”2452人,共产党员1322人;推行共产党员责任区的党总支(党支部)664个,党员9965人打造创先争优推介“窗口”和洱源党建典型。
洱源县在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中坚持不懈地抓根本、重创新、强基础,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高,全县经济发展方式不断转变,经济结构日趋合理,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洱源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新道路。 2011年1至10月,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5.1亿元,同比增长14.1%,完成财政总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22.9%,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7亿元,同比增长50.8%,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社会和谐安宁,全县经济社会驶入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
正文字数:1920字 通联:洱源县委组织部 邮编:6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