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突出资源特色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作者:县委创先办 发布时间:2012-04-26 15:16:16 点击率:20
洱源县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试点县的目标,牢固树立旅游活县的思想,突出资源特色,坚持不懈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着力使旅游产业成为壮大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坚定一个发展目标。围绕把洱源建成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的发展目标,紧紧抓住旅游二次创业战略实施和大丽高速公路建设等机遇,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各类宾馆、饭店的档次,鼓励和引导旅游景区农民发展乡村旅游服务项目,不断改善旅游业发展基础条件。加强从业人员服务技能、职业道德培训,不断提高旅游业服务水平。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拓展旅游市场,提高洱源旅游景区景点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洱源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做大做强旅游业。
打造两个特色基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抓好大理地热国提升改造,加快推进下山口温泉度假小镇整体开发、牛街温泉旅游开发,建设茈碧湖、下山口、海西海三个温泉康体休闲旅游区,着力打造国内一流的休闲度假基地。研究制定优惠政策措施,积极提供便利条件,争取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在洱源投资新建各种商务会馆、教育场所、培训机构,着力打造国内知名的教育培训基地。
发挥三大特有优势。充分发挥位于洱海源头、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优势,冷热水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资源优势,地处大理、丽江、香格里拉三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黄金旅游线中部和214国道、大丽高速公路、平甸公路穿境而过的区位优势,着力培育温泉旅游、高原湿地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旅游业竞争力,推动洱源从生态旅游大县逐步向生态旅游强县转变。力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74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达5.2亿元以上。
抓实四项工作重点。紧紧抓住洱源县城成功申报“中国温泉之城”的契机,实行统一规划、综合利用,加快温泉资源开发。以下山口为突破,科学编制规划,抓好旅游小镇建设。大力推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充分挖掘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文化旅游资源,重点抓好凤羽历史文化名镇修复保护和德源城遗址保护开发,以中国名家书画院大理创作基地为平台,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搞好旅游项目策划、包装、宣传,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引进一批旅游开发大项目、好项目,做好旅游项目招商。(县委创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