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打出三张牌
作者:杨品高 发布时间:2012-11-29 14:20:56 点击率:27
近几年,洱源县始终坚持把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建设摆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充分发挥优势,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出台一系列有关发展特色农业重要措施,启动一批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加大对高原特色农业的投入,积极培育洱源高原特色产业,在乳畜、大蒜、梅果“三张”传统特色产业品牌上独领风骚,取得骄人业绩和较好效益。
洱源素有“乳牛之乡”的美誉,是云南省奶牛主要集中饲养区。洱源县立足高原特色乳业发展思路,以乳业加工企业为契机,养殖农户为基础,牢抓奶源建设和市场提升,不断引进良种繁殖、饲草饲料、疫病防治和科学技术推广服务,极大地助推乳畜特色产业发展,全县大特畜存栏达14.67万头,乳牛存栏7.99万头,年产鲜奶19.6万吨,奶产品产值收入4.5亿元,实现全县鲜奶收购全覆盖,村村有乳制食品加工小作坊。过去靠人工挤奶,现在向机械化挤奶发展,每天早晚两次收购鲜奶方便奶农,形成乳制品加工企业不愁没有鲜奶收购,奶农不愁鲜奶没处交售的良性循环局面,打出了乳牛之乡乳制食品品牌。
洱源种植大蒜有悠久的历史,生产出大蒜不仅早熟、而且个头大、口味好、产量可观、效益明显。洱源县以右所、邓川等镇乡为重点,从种子、化肥、栽培技术等方面的不断加强和完善管理措施,全县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在5万亩左右,2012年总产量达6.75万吨、产值达3.45亿元,已成为洱源广大群众增收致富见效最快的高原特色农业支柱产业。随着特色产业的发展,全县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相继增加和壮大,拥有深精加工企业10余家,收购产品场地150余家(处),用于处理种子及储藏产品冷库10座,现已形成既有提供优质蒜种的生产基地和供应商,又有种植大蒜农户和产品销售市场,再有收购、加工、销售的经营企业。每逢早熟大蒜收购时节,省内外客商纷至沓来,洱源成了远近闻名的高原早熟大蒜销售市场,打通了高原早熟大蒜产业品牌。
洱源是久负盛名的“梅子之乡”,历届县委政府把发展梅子特色产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高原特色骨干产业加以扶持,围绕靠科技、突特色、找市场、重加工等“四大”战略,加大了梅子特色产业的发展,全县90个行政村1.24万户种植梅子,种植面积达9.4万亩,年产鲜梅1.26万吨,梅农收入2500多万元。如今,松鹤、南大坪等18个行政村“村村梅子成株,家家梅果飘香”。梅子特色产业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推进梅果食品初加工和精加工企业的发展,基本实现了荒山荒地种植梅子,一家一户搞梅果食品精深加工的梅子特色产业链,先后创建洱宝、天滋、云洱等10多家大中型梅果系列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300余家以家庭为主的粗加工作坊,安置社会剩余劳动力5000多人,生产果脯、果酒、饮料、调味品四大系列150多种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加工产值超过亿元以上,打响了久负盛名的洱源梅果食品品牌。(县农业局 杨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