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全面开展西湖环境综合整治
作者:宝永康 满江浩 发布时间:2015-07-01 16:26:25 点击率:48
为切实改善和提升西湖水质,进一步从源头上控制和削减污染负荷,确保向洱海输送清洁水源,洱源县委、县政府成立了西湖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组及指挥部,抽调县、镇乡、村组干部103名,从6月9日开始,用3至6个月的时间开展西湖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具体实施恢复西湖水域及湿地工程、奶牛规模集中养殖工程、生态农业种植示范工程、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工程、环境综合执法宣教工程五大工程。目前,各项工程进展顺利。
全面实施恢复西湖水域及湿地工程。针对西湖六村七岛内群众种植的园地、菜地等农业面源污染十分严重的实际,决定全面开展恢复西湖水域及湿地工程,对岛内约500亩菜、园地分二期进行一次性征用,其中:一期150亩、二期350亩。土地征用后部分恢复水面,其余土地还湿地。目前,已签订征地协议81户,完成征地30亩,7月底可完成一期150亩退田还湖还湿地的征地工作。
全面实施奶牛规模集中养殖工程。西湖村委会南登等6个村民小组284户农户自行分散养殖奶牛共713头,所产生的粪便是西湖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为切实有效减少畜禽粪便污染,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决定开展奶牛规模集中养殖工程,将西湖6个村群众自行分散养殖的713头奶牛全部委托由右所惠农奶牛养殖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规模集中养殖。2015年6月17日,已迁移38头奶牛进行规模集中养殖,其中海塘村实现了整村集中规模养殖。9月底将完成南登村奶牛规模集中养殖,12月底将完成惠农奶牛养殖合作社二期工程以及东登、中登、清水塘、张家登4个村的奶牛规模集中养殖,实现西湖周边无奶牛养殖目标。
全面实施生态农业种植示范工程。将西湖周边近自然湿地以外100米范围内约1700亩农田作为大蒜禁种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种植无污染、生态化的农作物,发展订单农业,努力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两不误”、环境保护与农民增收“双赢”目标。
全面实施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工程。实施生态湿地恢复建设、水面清洁和水路疏通等项目工程建设,年内完成沟渠尾表流湿地50亩、入湖口湿地400亩、幸福湿地120亩、三西湿地200亩建设任务和西湖六村七岛的水路疏通工程,工程建成后入湖水体得到净化、出湖水体得到二次净化。实施六村七岛硬化、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切实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创新污水收集处理方式,西湖全村生产生活污水实行罐装收集,统一清运、统一处理,已建成200个污水收集罐,收集处理污水250多方。
全面实施环境综合执法宣教工程。全方位宣传普及西湖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西湖6个村组均已召开群众大会,“全民治湖”的观念以及广大群众“要我保护西湖”变为“我要保护西湖”意识已逐步形成。同时,强化环境综合执法力度,切实加大电麻鱼、地笼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共没收地笼310个。大力整治和打击乱排污水、乱倒垃圾、乱堆杂物、乱占湖堤等行为,下发整改通知5份,受理违法案件7起、立案7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