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9-30 16:38:54 点击率:45
洱源县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一直以来,洱源县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努力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特别是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全县教育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育资源持续优化、教育体系日趋完善、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是教育基础不断加强。“十一五”期间,全县着力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共投资8000多万元,排除D级危房46649平方米,新建校舍76387平方米。特别是2010年投资新建的洱源一中5千多平米的教学楼、玉湖中学8千多平米的教学楼和学生宿舍,刷新了全县单个项目的建设规模,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全县广大师生创造了一个优质、安全的学习、工作环境。
二是教育公平有效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得到巩固完善,政府投入为主的办学格局基本形成。农村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城乡教育统筹协调发展,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稳步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推进,“两免一补”等各项教育惠民政策落实到位,中小学办学公用经费得到保障,贫困学生助学进一步加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基本解决。2006年以来,累计发放中央、省、州寄宿制困难学生生活补助2123.72万元,县级配套223.77万元;兑现免费教科书补助资金1442.85万元,全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都免除了教材费;足额拨付学校公务经费5124.78万元;职业高中一、二年级学生全部享受每年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补助。
三是教师队伍日益壮大。不断充实提高教师队伍。“十一五”期间,共招录新教师200多人,组织教师培训达4万多人次。不断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教育工作,广泛开展民主评议中小学活动、“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和“比师德、比师能、比业绩”活动,促进教师苦练教学基本功,并以全员培训为基础加强了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使教师专业素质进一步提高,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四是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考一本、二本上线率连年提高,近3年高考一本、二本总上线率依次为23.34%、 31.10% 、33.82%。2011年高考上线率达97.47%,比“十五”末的75.39%提高了22个百分点。“三生教育”全面开展,学校生态文明、卫生、艺术和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五是教育改革扎实推进。推行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对教职工全面实行量化考核,按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完善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机制,将教职工的工资待遇与岗位职责、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挂钩,使分配向关键岗位和优秀教师倾斜,充分调动在岗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常规管理日趋规范,教育督导制度进一步规范,2009年和2010年,分别顺利通过省政府对全县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和 “两基”工作国家验收。(县政办 何炳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