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湿地建设绘新景
作者:闻伟泉 闻少君 刘静 发布时间:2011-09-01 16:44:18 点击率:58
围绕“景美、水清、民富”目标
洱源县湿地建设绘新景
洱源县在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中,紧紧围绕“景美、水清、民富”目标,坚持“划定范围、种养管制、自主经营、政府补贴”的湿地治理方针,狠抓洱海源头湿地保护与建设工作,确保了向洱海母亲湖输送清洁的水源。
洱海源头湿地是洱海湿地系统的源头区域,是云南省水生或湿生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众多种类的珍稀植物和动物在这里生存繁衍,也是澜沧江流域的重要湿地生态区,有着极其重要的科研和保护价值。洱源湿地由西湖、东湖、茈碧湖、海西海等众多的湖泊组成,总面积约2万亩,入洱海地表水的70%均来自洱源湿地系统,其水质直接影响着洱海的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稳定。
洱源县委、县人民政府把保护和建设好洱海源头的湿地作为提升洱海入湖水质的重要措施和保护洱海及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具体行动来抓,加快湿地建设步伐。投资542.7万元,建成占地面积34亩的洱源县城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湿地试验示范工程,该工程用湿地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在云南尚属首例,而且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一块人工湿地。该工程自投入运营至今,产生了良好的环境效益。根据大理州环境监测站对进出水质的监测结果,COD的去除率为32.49%,BOD5的去除率为42.14%,氨氮的去除率为97.61%,总氮的去除率为94.32%,总磷的去除率为94.26%,粪大肠菌群去除率为58.72%,PH值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监测结果基本满足湿地工程设计指标,为洱海源头水污染防治工作探索出了宝贵的成功经验。邓北桥湿地建设占地98.66亩,日处理新、老永安江水5万立方,工程建成以来为提升永安江水质作出积极的贡献,2009年12月,永安江水质达II类,为近几年来的最好水质。在西湖湿地建设中,洱源县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的方针,引导农民以渔般入股的形式参与生态旅游中,实现了西湖湿地保护与生态旅游的双赢,2009年,西湖被成功申报为云南省第二个国家湿地公园,目前保护工作已全面展开。
近年来,洱源县还成功的建成了海西海前置库湿地,开展了东、西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对茈碧湖、海西海、西湖、葛官营湿地、绿玉池进行了划界定桩工作,年内将启动上村湿地、草海湿地、消水河湿地建设。洱源县湿地建设工作得到环保部和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建设成果已成为“洱海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学习。(闻伟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