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右所:洱海流域保护治理联合执法集中整治见成效
作者:李伟 发布时间:2016-06-20 14:48:31 点击率:124
近年来,洱源县右所镇坚持把洱海流域环境保护治理作为一项中心工作常抓不懈,在加强湿地建设、减少面源污染的同时,针对破坏洱海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精心组织、整合力量、突出重点,积极开展洱海流域保护治理联合联动执法行动集中整治活动,有效遏制破坏洱海流域生态环境行为的发生,为推进该镇洱海流域保护治理工作实现法治化、常态化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抓落实。将镇内11个洱海流域行政村划分为4个片区,由党政主要领导带队,成立4个巡查组和1个综合执法组对相应片区进行集中巡查整治和综合执法工作。巡查组主要对负责区域内的河流、湖泊、沟渠、湿地等进行日常巡查;对餐饮、酒店、洗车厂、清洁坊等个体户排污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河道协管员、保洁员履职情况进行督查;对炸鱼、毒鱼、电鱼,网箱、围网养殖,倾倒垃圾等破坏境内生态环境的各种违法行为进行查处,重点打击侵占湿地、使用“迷魂阵”、虾笼、重点流域粪堆堆放等行为。综合执法组主要对巡查组上报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无法处理的及时上报并积极配合上级执法部门进行调查、取证等工作。对集中整治工作任务落实不到位的工作组,由党委书记、镇长、纪委书记进行个别谈话,并将集中整治工作任务落实情况作为年底履职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
精心组织,上下联动聚合力。按照“力量下沉、充实一线、领导挂钩、分片包干”的原则,有效整合环保工作队伍、纪检监察、环保执法队伍、村组干部和广大群众等各方力量,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优势互补、高效协同的联合联动执法机制,营造全民参与环境保护治理的工作格局,从小处着眼、从细处着手,不断加大破坏洱海流域生态环境各种违法行为的巡查督查和执法力度,形成联动执法合力,实现巡查整治全覆盖。目前,共发动执法人员、镇村干部和党员群众6000人次参与集中整治活动。
突出重点,打击惩治零容忍。4个巡查组和综合执法组在整治工作中对环境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突出违法排污、违法建筑、侵占滩地湿地等整治重点,特别是对在东湖湿地范围内种植海菜、养鱼、填埋湿地等侵占湿地的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打击,对餐饮等个体工商户排污许可证和排污设施进行重点检查。同时,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对环境违法行为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对严重环境违法犯罪坚持铁腕严厉打击,让违法行为无处藏身。上半年以来,共出动人力1600多人次,收缴地笼320多个,制止非法捕捞、偷挖湿地内作物等行为86次,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6起,封堵了63个排污口,排查了123家饭店、酒店排污情况。
强化宣传,形式多样造氛围。4个巡查组和综合执法组、镇村组三级干部以此次整治工作为契机,采取发送短信、发放宣传册、张贴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加大新环保法、洱海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学法、守法,积极支持、配合、参与洱海流域保护治理执法行动。目前,共发送洱海保护宣传短信6000多条,张贴宣传标语72条,竖立宣传警示牌70块。
加大投入,常抓不懈促长效。每年投入垃圾清运资金210多万,投入10张垃圾清运车,年均清运垃圾11000多吨。共聘用27名河道协管员,负责对右所镇境内各自然村、弥苴河、永安江、罗时江、西湖沿岸及水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坚决制止,对自己辖区地段进行清理打扫、打捞,发现漂浮物、动物死尸及各种废弃物要进行及时打捞,并进行填埋、焚烧等处理,防止对水体造成污染。聘用96名村落保洁员,负责对本责任区内的路面进行长效保洁,及时清洗公共部位的乱涂、乱画、乱张贴的广告、标语等,发现乱倒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和宣传。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工作力量,在辖区内逐步建立健全洱海流域环境保护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