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作者:杨泉伟 发布时间:2012-01-13 11:19:36 点击率:28
2011年,洱源县紧紧围绕洱海保护治理工作大局,切实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突出工作重点,树牢“洱源净、洱海清、大理兴”的科学理念,形成“保护洱海使命光荣、发展洱源责任重大”的思想共识,坚持“一手抓环保、一手抓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法,在扎实推进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的同时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经济运行趋稳向好,发展水平不断提升。2011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31.45亿元,同比增长14.09%;财政总收入达2.16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4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工业总产值37.9亿元,同比增长25.11%;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8.28亿元,同比增长12.87%;农民人均纯收入4116元,同比增长20.07%。全年共接待游客70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4.9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2%、10.9%。
生态建设扎实开展,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县城老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工程、邓川等5个镇乡集镇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建设顺利完成,永安江、罗时江、弥苴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和东湖、西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扎实推进,茈碧湖饮用水水源地湖滨带修复、县城垃圾处理场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有序实施。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7.9%,生态屏障体系建设扎实推进。20个“百村整治”项目村建设全面实施,县城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不断巩固,农村垃圾管理新模式有效推广。
项目工作成效明显,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大丽高速公路洱源段工程完成投资15亿元,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全面完工。累计投资17.2亿元,建成罗坪山一期风电场和马鞍山一、二、三期风电场,实现风电装机容量18.93万千瓦,实现总产值1.82亿元。全县城镇化率达27.01%。完成5个自然村扶贫开发整体推进建设任务,改造2.37万亩中低产田地。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2亿元,同比增长35.8%。
社会建设统筹推进,发展态势不断协调。中小学办学质量稳步提升,学前教育明显加快,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蓬勃发展,校安工程扎实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落实,药物“零差率”销售全面推行。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政策全面落实。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全民健身工程深入实施,广电网络光纤化改造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不断巩固完善,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加快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力度不断加大。“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成效明显,政法基层工作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整体推进。
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发展保障不断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进一步巩固。全面启动“四群”教育活动,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不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稳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扎实开展,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完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成效。(杨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