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突出特色创建“高原粮仓”
作者:杨品高 发布时间:2012-11-29 16:00:52 点击率:19
近年来,洱源县坚持以发展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为契机,走科技核心引领,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组织联动,产业基地推动、名优品牌促动的发展路径,从生产规模、生态价值、农耕文化传承的高度,切实维护粮食安全,积极围绕“高产、优质、生态、品牌”的发展思路,力争将洱源建成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生态跨越式发展的“高原粮仓”。计划2013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4.6万亩,粮食总产实现18.2万吨,年均增5%以上的目标任务。
为确保目标任务的实现,洱源县充分利用本地的立体气候和区域性小气候明显等特点,以及经济区位优势、水资源丰富、科技创新能力强,劳动者素质较高、粮食生产基础扎实等条件,在规划创建特色现代生态农业“高原粮仓”实施方案中提出:做强粮油、生态乳畜,做大生态渔业、无公害蔬菜,做优林果茶、中药材、林下非木质产业,突出特色挖掘历史名土特产的发展思路,全面实行县、镇乡、村三级联动,深入开展“百千万”高产增效创建活动,提高单位面积生产能力,带动面上平衡增产。着力抓好14.5万亩水稻、生产优质稻谷8万吨,9万亩优质菜用型蚕豆、生产鲜食蚕豆夹13.5万吨,9万亩杂交玉米、生产优质玉米5万吨,6万亩啤饲大麦、生产无公害大麦3万吨,4万亩马铃薯、生产优质鲜薯8万吨,2.5万亩油菜、生产优质双低油菜籽0.63万吨“六大”特色产业名片。此外,发展10万头乳牛存栏,创建70万亩核桃等干果基地,建设10万亩梅果丰产基地,开发10万亩林下非木质野生食用菌基地和5万亩高产高效大独蒜种植“五大”优势产业品牌。
洱源县在实施“高原粮仓”建设中,坚持强化生态基础建设、产业体系支撑、循环科技提升、融合功能拓宽“四大”战略,一是围绕生态建设展开,通过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新农村建设改造,水源涵养等项目实施,发挥生态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实现维持生态系统多样性目标。二是围绕替代、转化和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展开,积极发展有机种植、生态养殖、调整种养结构、提升产品品质、增加农业效益、实现产业协同增效的目标。三是围绕技术展示示范展开,以农业循环和利用为主,采用循环加工技术,延伸产业链条,搭建技术平台,提升农产品全产业链价值和综合竞争能力,实现循环强体的目标。四是围绕生活功能展开,将生态农业和休闲创意,示范园区建设融合,创造开发生态农业系统,加强二、三产业的融合,吸引合资资源,增加农业增收渠道,着力打造洱源“高原粮仓”的价值拓展目标。(杨品高 刊于大理日报2012年11月23日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