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昭通“三有一平台”推进非公经济党组织创先争优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8-31 10:16:09 点击率:40
云南昭通“三有一平台”推进非公经济党组织创先争优
* 2011年08月26日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云南省昭通市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在全市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中开展了“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地方活动和党员业绩优、党员形象优”的“三有两优”建设活动,强势推进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创先争优,促进了全市非公经济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达70.2亿元,同比增长22.3%;上缴税金8.4亿元,同比增长11.3%;从业人员22.8万人,同比增长23.2%。
做到“有人管事”。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市委率先成立了市委非公经济组织工作委员会,挂靠市工商联,明确为正处级机构,落实专门工作人员和经费保障。把工信委、建设、国土、发改、税务、工商等部门领导选聘为工委委员,组建了“大工委”。各县区成立了非公经济工委,健全管理机构和工作机构,理顺了党组织隶属关系。二是选齐配强党组织书记。采取企业选、组织派、群众推等方式,配齐了党组织书记。注重从党政部门熟悉党务工作的退休人员中选聘企业党组织书记。如大关县明磊实业有限公司把担任过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直工委书记的退休干部朱大勇选聘为企业党组织书记。通过多渠道选聘、多种方式补充党组织书记,全市选聘了190名企业党组织书记。三是配齐专职党务工作人员。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方式,引导企业主把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纳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选好配齐党务工作者队伍。全市配有党组织副书记的企业有49个,明确专职党务工作者103名,确保了企业党务工作有专人抓。四是党组织书记或副书记进入企业管理层。全市企业主兼任党组织书记的有68名,企业党组织书记进入管理层的有162名,副书记兼任中层干部的53人。
做到“有钱办事”。一是政府加大投入。市级财政每年预算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经费300万元,人才队伍建设经费100万元,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和办公用房建设500万元。按照每年每位党员50元标准,把非公经济组织党建经费列入县级年度财政预算。通过行业部门筹、市县财政补、项目整合添,为企业筹集党建经费50万元,平均每个非公企业党组织补助2000余元。二是企业自筹投入。通过舆论引导和思想疏导,使企业主加大了党建经费的投入。今年全市各企业共计计划安排党建经费203万元,上半年拨付93.5万元。如昊龙公司党委举行了纪念建党90周年暨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大会,为每名被表彰的党员给予5000元奖励。三是党费补助一点。认真落实非公经济组织党员交纳的党费全额返还的规定,全额返还非公企业党员交纳的党费,作为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的经费补充。今年上半年,市县组织部门已向企业党组织返还党费3.65万元。
做到“有地方活动”。坚持企业为主、政府补助的方式,促进企业党组织加强活动场所建设,使每个企业党组织活动场所面积达60平方米。采取在非公企业集中地建、依托工业园区建,切实解决片区党员和党组织活动场所问题。全市已建立党员活动室50个。通过引导企业主新建或盘活调整办公用房、生产用房,确保党组织有不少于60平方米的活动场地,全市各非公企业共计提供了6002平方米的企业党组织活动用房,基本保证了党组织开展活动。同时,按照有党旗、有制度、有远程教育、有音响设备等“八有”要求,对党组织活动场所进行规范化建设。如浙江商会的会员企业为商会党支部提供了300平方米的党组织和党员活动用房,并进行了规范化建设。
搭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平台。一是开展大规模党员员工技能培训。把企业党员纳入社区党员培训计划,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集中培训,提高了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和生产经营技能。整合经贸、劳动保障等部门的培训项目,组织专家、技术能手开展“百场培训进企业”活动,对企业党员和员工开展集中培训。今年上半年全市开展各类技能培训7039人次。二是依托党组织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座谈会、文艺体育活动,增强员工凝聚力,培养企业的文化软实力。如昊龙公司依托党组织邀请国内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等到企业开展论坛,努力建设企业文化。三是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在企业党员中深入开展“三有三无”、“亮身份、促发展、树形象”等主题实践活动,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各种平台,积极组织和吸引党员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当先锋。今年以来,全市培养了党员技术能手696人,设置党员先锋岗、示范岗548个,成立党员技术突击队138支,党员在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中发挥了骨干作用,企业党员业绩优、形象优,促进了企业发展,受到企业主的好评和欢迎。(温树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