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抓党建 民族文化焕活力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6-22 21:32:53 点击率:74
创新机制抓党建 民族文化焕活力
云南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勐廷村位于县城西北3公里处,在村内居住着汉、回、白、彝、纳西等民族群众,是一个典型的以回汉为主多民族杂居的行政村。全村国土面积18.8平方公里,有19个村民小组、800户2859人,其中回族村民小组6个、234户630人。针对村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特点,勐廷村党总支将党的建设与民族文化结合,以党建促进民族文化繁荣,用民族文化支撑党建工作的互动发展,不断提升党在民族地区的影响力、亲和力和感召力,开创了独具民族特色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
紧抓组建,优化党组织设置。村级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执行政策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在基层工作的坚固堡垒。田园镇勐廷村立足产业发展、社会和谐的需要,结合回汉杂居的独有乡风民俗,调整优化村级党组织设置,设1个村党总支,下设餐饮业、运输业、养殖业等8个党支部,形成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三个层次构成的组织结构。通过把发展方向相同、科技储备互补的党员集中到了一起,既增强了凝聚力,又激活了发展动力,使各族群众在互帮互助中紧密了联系,深化了感情,加强了团结。同时,在各级党组织班子成员的配备上,注重汉族党员与回族党员合理搭配,把一批有文化、善经营、勇于创新、群众信赖的各族党员致富带头人选拔到村党总支及下设的支部班子。组织设置调整后,按照中央四个长效机制和省委18项基层党建工作制度的要求,先后制定了《勐廷村党总支部农村党员经常性教育制度》、《勐廷村党总支部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等10多个党建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总支、支部、党小组、党员的职责,形成了完善的制度体系。在各行业党支部的带动下,一大批各族党员及群众走上了科技致富的道路。全村仅清真餐饮业就在县内外开办餐馆46家,收入突破450万元,形成了独具勐廷特色的汉族养牛、回族卖肉、共同致富的民族团结新画卷。
紧抓阵地,扩大党组织覆盖。一是建成了覆盖行政村和自然村的组织活动阵地,确保学习活动有场所。通过整合项目、争取资金,投资78万元,建起了建筑面积250平方米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在护国寺、大寨子、春花地三个自然村分别建成建筑面积60多平方米的下设党支部活动室;在12户党员家中挂牌建起了党员电教播放户。二是完善配齐电教器材和图书室,确保党员有效开展学习。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实现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一体化建设,并配备了联网电脑和共用图书室,在自然村和播放户配齐了电视机、播放的音响设备,确保了每名党员都能及时就近参加学习。三是建起了党员产业科技学习实习示范基地,确保了党员学习综合全面,联系实际。在位于村内的稳隆茶叶公司建立了茶叶种管加工学习实习基地;在茶花园农家乐建立了清真食品烹饪加工学习实习基地;在青树台村民小组建立了畜牧养殖学习实习基地;在护国寺村民小组建立了家政运输服务业学习实习基地。
紧抓队伍,激发党组织活力。多年来,田园镇勐廷村党总支将扎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作为抓实基层党建的关键环节。全面推行发展党员培训制、预审制、公示制、票决制,加大在村组干部、致富带头人、优秀青年、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的力度,做到新发展的女党员在当年发展党员中的比例协调、少数民族党员和民族人口增长同步。2010年,全村新发展党员8名,其中民族党员4名,占新发展党员总数的50%,党员总数达134名。同时,不断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和党内表彰制度,开展“困难党员关爱行动”,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实施党员素质提升工程,有序开展党员轮训,建立定期学习、交流学习、结对学习、专题学习等制度,使全村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法律科技知识、民族团结政策得到全面加强;推广党员公开承诺和党员设岗定责、评星挂牌、结对帮扶等做法,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费收缴和流动党员活动证等制度,为谋发展促和谐提供了坚实保障。
紧抓统筹,提升党组织功能。田园镇勐廷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民族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为农村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立足村情,勐廷提出围绕“一个目标”(建设最宜人居的城郊型田园村庄)、体现“两个特点”(新田园城市自然村、民族团结和谐村)、突出“三个重点”(抓党建、促发展,强基础、增后劲,调结构、增效益),实施“八大工程”(党建领村、产业富村、基础固村、生态立村、科技兴村、人才强村、文化名村、和谐建村)的发展思路,并制定了《勐廷村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勐廷村创建市县基层党建示范点实施方案》,得到全体党员及村民代表大会的一致赞同。通过多年努力,勐廷村相继被列为市、县、镇三级新农村建设试点。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省级文明村”、“省级法制示范村”、“全国美德在农家示范点”,多次受到省、市、县委的表彰。(文章来源:保山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