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庆县建立“四项制度”学习实践“插甸经验”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9-25 15:55:33 点击率:64
鹤庆县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建立“四项制度”,组织开展以县、乡、村、村民小组干部为责任人的“蹲村服务”活动,学习实践“插甸经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一是建立民情责任区制度,扩大农村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覆盖面。在农村实施“领导蹲点联户、部门挂钩联户、干部结对联户、党员帮带联户、代表委员走访联户”的基础上,针对农村生产撂荒、赌博盛行、卫生习惯差、管理混乱等现象,建立以县、乡、村、村民小组干部为责任人的民情责任区,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方针,进一步明确目标、明确责任,在责任区内消除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死角”和“空白”点,将责任区细分到自然村、农户,做到联系群众工作全覆盖。
二是建立民情民意收集办理反馈机制,及时解决农村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围绕“上学难、看病贵、出行不便、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通过设置民情民意收集箱、发放民情联系卡、建立民情台账、定期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收集民情民意;在认真梳理民情民意的基础上,以乡(镇)为平台,一个月开展一次民情分析,一季度集中办理反馈一次,妥善处理农村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全县各乡镇已开展2次民情分析会,各乡镇根据群众反映的问题,已妥善处理20多件。
三是建立选派村副书记制度,加强农村党建工作力量。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深入开展,从驻村指导员中选派村副书记,并在乡镇党委的领导下,配合村党组织书记抓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县共选派92位村副书记,协助村“两委”扎实做好各项规章制度的修订完善工作,促进农村基层工作“有章可循”。落实文书档案和痕迹资料的归档整理工作,做到农村基层工作“有据可查”。与村“两委”认真研究所驻村村情民意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分析梳理一个适合本村实际的经济发展思路,让群众有希望、有奔头。
四是建立“四群”教育联系点制度,全面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晋位升级工作。以乡镇为平台,在挂乡包村、挂村包组和挂组包片联户的范围内,把村分类定级中确定为“差”和“一般”的村党支部作为相关部门的“四群”教育联系点,在联系点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创业致富先锋工程、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等工作,重点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年的“晋位升级”工作。要求指导员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整改提高过程中切实履行监督、指导职能,认真总结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根源,落实整改事项,想办法、出点子,努力做到“有错必改”,进一步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实现争先晋位。
(鹤庆县委“四群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