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高原特色农业实现质量效益双丰收
作者:张智珍 发布时间:2014-02-07 14:39:28 点击率:15
近日,洱源县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发展捷报频传。2013年,全县粮食总产量21.2万吨,实现十连增,农牧渔业总产值31.4亿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5812元、同比增长15%,果蔬、水产、乳畜等特色产业建设步伐加快,洱宝梅果庄园、蝶泉有机奶庄园等一批农业园区经济进展顺利,实现质量效益双丰收。
2013年初,洱源县出台了《关于加快洱源县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及时成立工作机构,各镇乡积极构建合作联动机制,强化组织保障;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民政策,健全洱源高原特色生态农业投入扶持政策,坚持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切实加大政策扶持机制;完善高原特色生态农业法规体系,量化高原特色生态农业评价指标,开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绩效考核,切实创新工作机制,引领洱源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
围绕发展思路,洱源县按照“抓点、成线、促面”的工作思路,采取领导带头、分级抓点、优势互补、梯次推进的方式,高起点、高标准、高标准、高水平地抓好一批高原特色梅果、乳畜、大蒜等主导生态产业示范点建设,积极推行“确定一个主体、执行一套标准、培育一个品牌、制作一张生产模式图,建立一份生产档案”的高原特色农业标准化生产,使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不断发展壮大,全县木瓜、梅子种植面积达10万亩,早熟大蒜种植面积5万亩,生水蔬菜0.7万亩,核桃种植面积达59.7万亩。茈碧湖片区漫山遍野,房前屋后生长着梅子、木瓜;邓川片区整个田野种植早熟大蒜,湿地种满水生莲藕、海菜;炼铁、西山到处核桃板栗和林下非木质野生食用菌。全县各地还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成立高原特色产业种植协会建设高产优质生态基地,并研制开发了梅果食品、核桃饮料、早熟大蒜农产品150余种,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此外,洱源县结合各镇乡实际,因地制宜,扬优成势,区域性传统特色产业明显提升,真正做到了发展一个产业、形成一大特色、带富一方百姓,全县以建设乳畜、梅果、核桃、大蒜、水稻、玉米、蚕豆、油菜等“八大”主导产业基地,发展111个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云南省著名商标”8件、“云南省名牌产品”4件以上、注册“中国驰名商标”1件,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名牌产品7个、农产品原产地标记认证2个、无公害食品5个、有机食品5个、绿色食品8个,同时,立足洱源实际,突出特色积极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形成各具特色的洱源发展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