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为民搭建文化大舞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作者:李源江 发布时间:2014-05-04 15:31:44 点击率:12
近3年来,洱源县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以为民服务为宗旨,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大力弘扬民间传统文化,创新文化发展新思路,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指导,全面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全方位、多角度探索文化发展的方向,不断总结经验,吸取先进文化发展地区的典型事例,把文化发展贯穿到农村,提升文化品牌在农村中的重要地位,倡导农民群众大兴学文化、懂文化、用文化的新风尚,拓宽文化发展领域,切实抓实文化的发展,在巩固具有价值的历史文化的同时,开辟民族特色文化,千方百计为民搭建文化大舞台,受到了广大农民的一致好评。
洱源县地处大理州北部,历史文化悠久,具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尤其白族唢呐、霸王鞭、里格高、情歌、彝族山歌、左脚舞和纳西跳锅庄源远流长。为把洱源建成大理州北部的文化、经济中心,该县从文化建设上入手,在文化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基础上,新建成了县城图书馆和90个村农家书屋,建成了9个镇乡文化大楼,设置了图书室,使全县镇乡、村图书藏书达62万余册,方便了农民群众的适时借阅,有效解决了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同时在县城、镇乡、村组建成文化广场42个和文化活动室90个,为文艺队购买230套演出服装,30种演出道具,方便文艺队适时出演。建成10个青年活动中心,文娱体育器材配备齐全,每周坚持向农村青年农民开放,为民充实了文化生活。在村级开通了现代化远程教育,为党员群众学科技、用科技提供了一个平台。为进一步弘扬民间传统文化,在县、镇乡、村组干部的引导下,巩固好民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挖掘白族调、耍龙狮、大本曲、板凳戏、彝族搭梯舞、洞经古乐、吹树叶等原生态文化,通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先后已组建了80支1900人相对规范化的民间演出队伍,逢年过节或重大节庆,活跃在大舞台上,展示出农村文化的风采,呈现出文化快速发展的新局面。
洱源县在文化发展上,文化部门高度重视,农民群众积极支持,使文化发展促进乡村文明进步的作用不断凸显,到目前为止,建成30个村63个村民小组文化发展先进村组,43个民族团结示范村,48个科技样板示范村,涌现出460名民间文化艺人。往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唢呐之乡、民族文化发展先进示范县称号,前年还被省州评为文化先进县和民族宗教先进模范集体,连年被州级评为外宣先进集体。通过为民搭建文化大舞台,拉动了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农村的发展后劲,同时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