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庆县突出项目建设力促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作者:张银奎 发布时间:2013-12-26 11:02:48 点击率:28
鹤庆县突出项目建设力促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今年以来,鹤庆县以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州实施意见为切入点,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着力整治“庸懒散慢玩浮”,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突出投资增后劲,抓实项目建设、“三农”工作、工业发展和以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发展等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年度目标力促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抓项目建设。鹤庆县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一是建立项目推动会议分析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对重大民生建设项目、年内计划拉动项目、对进度缓慢或尚未开工的建设项目,定期召开会议,认真查找原因,帮助和督促其加快进度;二是加大工作落实力度,进一步落实好重点项目建设责任机制,实行按月、按季分析经济运行制度,及时解决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三是加快在建项目,按照一线工作法及目标倒逼、责任倒查工作机制的要求,加快上鹤一级公路一期、年产6000万支节能灯生产线建设项目、16500千伏安电热炉节能技改项目、日处理3000吨铁多金属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扩建项目、日处理6000吨深部硫化矿采选工程项目、鲁地拉水电站移民安置点、陇子口水库等在建项目建设;四是抓牢项目前期工作,对年初列入的上鹤一级公路二期、舍茶寺水库、石油压裂支撑剂一期、黄龙路、黄龙潭公园规划等32项工作,按照一个项目、一位挂钩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要求,加快项目前期工作;五是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资,对大项目、重点项目,集中领导,集中力量,集中攻坚,确保引进的项目能够快速落地、快速开工建设、快速投产见效。
抓实“三农”工作。鹤庆县突出抓实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漾弓江河道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五小水利、中低产田地改造、土地开发整理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巩固提升烟叶、蚕桑、畜牧传统农业支柱产业,同时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做好玫瑰花产业培植试验示范,积极发展庄园经济,不断壮大马厂洋芋、野生菌、中药材、蔬菜等高原特色农业。加快发展热区经济,努力建设全省蚕桑生产加工基地、生猪生产基地。加强大春作物中耕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认真做好自然灾害的防控工作,确保今年粮食总产14.6万吨以上、增长1%以上。抓好烟叶田间管理、成熟采摘和科学烘烤、晾晒各个环节,确保完成10.5万担烟叶收购任务。
抓实工业发展。鹤庆县一是针对目前全县工业经济面临的困难,建立工业经济运行分析联席会议制度,指导企业分析查找制约因素。二是加快园区建设,重点做好东片工业区火车站至金中公路二级公路、西邑工业园区土地收储、沟渠、道路、三线迁改等工作,全力推进年产60万吨高精铝板带一期30万吨项目场平及建设工作。三是加快项目实施,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加快西邑35千伏变电站建设,确保年产120万吨球团铁项目8月份试生产;确保年产6000万支节能灯生产线、16500千伏安电热炉节能技改项目年底建成投产;积极推进日处理3000吨铁多金属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扩建项目和日处理6000吨深部硫化矿采选工程项目;促进印尼力宝集团在鹤庆注册公司,并积极服务其采矿证办理,争取年产60万吨铅锌矿采选冶项目早日落地。四是加大扶持力度,落实好《鹤庆县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实施意见》,不断巩固和提升矿冶、能源、化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五大工业支柱产业。五是抓好节能降耗工作,推进绿色发展。
抓好以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发展。鹤庆县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加快银都水乡新华村5A级景区创建步伐;以民族手工艺为依托,大力发展“一村一业、一户一品、前店后坊”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全力打造中国银品之都和高原水乡品牌。依托铁路、公路,以粮食仓储物流中心、宝龙仓储物流中心为重点,加快县城火车站和西邑工业园区两个物流圈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