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日记
作者:罗秋华 发布时间:2013-07-15 13:32:46 点击率:35
民情日记
2013年3月11日 睛
上午常委会后,根据段书记的安排,我去金墩的新庄村委会,实地察看一下抗旱饮水工程的建设情况。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路程,抵达新庄村委会。村委会李书记简单地汇报了新庄的村情与经济发展情况后,我们沿着崎岖、峭拔、弯曲的山路,驱车近半个小时到达了倒虹吸支渠,这条支渠连接西甸大沟,是附近6个自然村的生命之渠。由于路途遥远,加之还有近1公里没有三面光,有的出现了开裂渗水,影响了支渠的使用效果。县里从州政府协调60万元资金,实施全程三面光工程,村上李书记介绍乡镇正在准备实施方案,且西甸大沟正在大修,预计要5月中旬才会完成。我听完汇报后,要求村两委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工程质量,确保春耕生产之前完工通水。
今年,是连续干旱的第四年,西甸大沟是金墩乡、六合乡的保命沟,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提高西甸大沟的使用效率,县里决定对西甸大沟进行大修。离开新庄村委会,我决定到西甸大沟经过的、干旱最严重的古乐村实地调研旱情。由于走错了路,车子前行了近1个半小时,离村委会1公里左右车被堵了,我们不得不步行前往,到达村里,远远地看到一个老大爷坐在一个靠路的窟边,旁边放着两只桶,我们过去才发现他原来是在接水,窟窿原是一个接水池,窟里只有几滴水在滴着。老大爷告诉我们,往年西甸大沟通水时,有水渗透下来,池里会有水,今年大沟没水,池里也干了,这出的几滴水,要40分钟才能接满一桶水,村子家里有人时会轮流来等水。我们一行人听了默默不语,低头继续前往村委会。到达村委会,赵书记把我迎进了办公室,几个村民小组长坐在里面,指导员外出办事去了。
古乐村有人口1600多人,400多户,12个村民小组,分布在两座大山之中,因为干旱,村里近四分之一、200多亩的小麦已经灭产,年轻人多外出打工,经济来源主要靠养殖业、小麦、玉米等。村委会附近村民饮水主要靠大水池,水池可畜水200方,实际只有100方左右,里面沉积着一层厚厚的、灰白色的石灰。赵书记说,水池水是从西甸大沟引下来的,不能直接饮用,需要用石灰消毒后才能饮用,就这100方水要用到西甸大沟通水,村里没有其他的水源点,其他地方村民饮水主要靠水窖。山上有庄稼,有绿的,也有枯黄的,枯黄的是灭产了,绿色的也灭产了,因为它根本就没有结穗,长的都是空壳。
我们一行人实地看了、问了情况,确实不容乐观,心情也十分沉重。赵书记可能怕我们不敢喝他们的水,特地叫人买了饮料,我根本就不敢喝,也不想喝,喝了良心过意不去。场尾村民小组长给我递了一份报告,他们村在漾弓江边,但用不着江里的水,需要提级抽水,要购买抽水设备,村民自发筹集了2000元,希望我能补助他们12000元。说实话,看到他们的情况,就萌生了要为他们做点什么事的念头。我忙表态,村民也不要筹资了,15000元我全部给你们解决。他们真的很高兴。然而我却高兴不起来。我们的老百姓真的是很善良,新农村建设真的是需要提速,否则,我们是真的对不起他们。带着这样一些忧虑,我们离开了古乐村,结束了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