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尽所能 认真履职 在新农村建设中奉献青春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20 21:29:48 点击率:46
竭尽所能 认真履职 在新农村建设中奉献青春
—记红塔集团大理卷烟厂驻龙珠村指导员 苏伟松
2010年2月,苏伟松同志从红塔集团大理卷烟厂下派到鹤庆县松桂镇龙珠村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一年来,他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六大员”的职责要求,加强学习,安心驻村,努力工作,竭尽所能,认真履职,在一年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岗位上做出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在年底的总结评比中,被评为受省委、省政府表彰的优秀指导员。
一、摸清村情民意,找准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着力点
摸清村情是搞好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的基础。在驻村之初的2个月时间里,他先后到整个龙珠村的14个自然村, 23个村民小组、270多户农民家中走访座谈,了解村情民意。还组织参与了全村100多场次的村、组会议,全面了解龙珠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农民增收等情况。与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一起研究制定了龙珠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2份,专题调研报告1份,并制定了每个阶段的工作计划,明确每一阶段的重点工作。通过摸清村情民意,制定工作计划和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找准当年龙珠村社会主义新建设工作着力点。
二、积极协调争取各方支持,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
驻村后,针对到龙珠村居住分散,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缓慢的实际,他始终将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履行职责、为民办实事的主要内容加以落实。一是积极争取派出单位的项目资金支持。向派出单位争取到了30万元的项目扶持资金,为龙珠村修建了一条长3000米、宽3.5米的弹石路和一条长300米、宽4.5米的进村水泥路,解决了部分自然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二是利用回单位的时间,通过用图片和纪实材料,让派出单位了解龙珠村贫困落后面貌,宣传发动单位人员募捐,筹集到2万多元捐款资金用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三是争取到派出单位向龙珠村较为边远的降支香小学捐赠30套课桌椅及一批文体用品和向龙珠小学捐赠6000多元的图书。四是向村委会捐赠了一台打字、复印一体机,改善了村委会的办公条件,捐赠了价值6000多元的书籍,帮助龙珠村成立了农村书屋。在争取派出单位支持的基础上,他还远赴异乡,分别到曲靖、昆明、楚雄等地,与当地的老乡、同学、朋友进行沟通交流,积极向他们介绍村情和项目,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多方支持。一年来,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共为龙珠村争取到军营自然村老年活动中心附属工程、下登自然村村间道路硬化建设工程、军北自然村至农贸市场道路硬化建设、龙珠村卫生室改扩建工程、龙珠农村文化站建设工程等项目和村内其它3个自然村县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8个项目,争取的项目资金达145万元。通过项目建设,有力地改善了龙珠村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三、围绕中心,协助村“两委”开展各项工作
一是积极投身到抗旱救灾工作中。2010年龙珠村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在旱情最严重的时期,他始终坚守在抗旱救灾第一线,组织灾区群众认真开展生产自救和寻找新水源点,科学调配龙珠村现有水源,确保生活用水,特别是水源较为紧张的自然村和学校。还同村干部一起,深入查找新的水源点,成功找到一处新水源,有效缓解了龙珠村在大旱之年的旱情,促进了龙珠村抗旱救灾的全面胜利。二是全面参与了村“两委”换届工作。3月至5月,结合全县村“两委”换届工作,按照乡镇换届工作的安排,他全程协助参与了龙珠村“两委”换届工作,对换届各项工作进行指导和督查,保证了村“两委”换届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和村“两委”干部顺利完成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四是通过调查研究,积极向县镇两级争取,在龙珠村新发展蚕桑800亩,使蚕桑产业成为龙珠村生猪、烤烟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五是协助村“两委”深入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加强了龙珠村的基层组织建设。
四、加强培训,努力提升干部群众的综合素质
素质决定发展速度,新型农民和高素质村干部的培养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一年来,苏伟松同志结合龙珠村干部群众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提高干部群众的综合素质。一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贴近农村生活的事例,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让党的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是加强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干部群众法律法规意识。三是采用讲课、交心谈心、培训等多种形式,给村民和村干部分别讲授了《农村实用技术》、《网络致富信息》、《时间管理》、《会议管理》等各种知识,提高干部的科技文化水平。
五、接近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
真情投入是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关键,一年来, 苏伟松同志始终将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落实,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积极与群众沟通交流,真诚对待每一个人,并印制了一些便民服务联系卡给群众,让干部群众感受到自己是真正想与他们交朋友和办实事,消除他们思想上的顾虑,同时他还随时帮助群众做一些如写申请、寄东西等日常琐事,为他们提供就业、市场等信息,与群众拉近距离。他还主动帮扶1名读小学3年级的贫困生,每月帮扶100元,并承诺直至其完成小学学业。这样的真情举动为他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任和尊敬。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是一所实践的大学,是一个人锻炼成长的舞台。一年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让他深深的认识到“参与多少,收获多少,领悟多深,感悟多深”,也让他进一步加深了对农业农村工作的认识,学到了许多在学校和工厂里学不到的东西,交到了许多真诚的朋友,所学到和认识到的这些东西将对他一生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
松桂镇新农村建设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