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管理 重关怀 情系鹤庆 用心帮扶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20 21:30:18 点击率:45
强管理 重关怀 情系鹤庆 用心帮扶
—记指导员工作先进派出单位云南省总工会
按照省委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统一部署,省总工会连续两年向鹤庆县派出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总队长1名、连续五年向鹤庆县每年派出了新农村建设指导员3名。作为指导员派出单位,省总工会严格按照省委的要求,加强对指导员的管理,加大对指导员工作的支持,确保了总队长派驻县和指导员派驻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硬抽人,抽硬人”,建立健全指导员派出机制
选派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总队长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到基层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2007年省委决定下派指导员以来,省总工会一直高度重视指导员的选派工作,把选派指导员作为新形势下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手段、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大举措、转变机关工作作风的有效途径、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方式,按照“硬抽人,抽硬人”的要求,把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作风正派、工作勤奋、务实肯干的优秀干部选派到指导员队伍中,从领导机制、人员、资金各方面对新农村建设给予大力支持。
省总工会扶贫领导小组直接负责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的制定、人员的选派和管理、项目资金的审核划拨。四年多来,省总工会共向鹤庆县派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15名。2010、2011年派出省职工医疗互助中心主任张松同志(正处级)任中共鹤庆县委副书记、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总队长。
二、强管理,重关怀,当好指导员的娘家人
(一)明确领导责任。省总工会坚持把支持指导员做好驻村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明确由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作为第一责任人,省总工会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直属机关党委书记作为直接责任人,定期听取指导员驻村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帮扶工作;明确省总工会主要领导每年不少于2次到指导员派驻村和挂钩联系点现场办公,着力在资金、项目上给予扶持,切实为当地解决实际困难。近五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江巴吉才,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卢正国、王惠萍,省总工会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陈欣生,省总工会副主席杨文学、彭增梅等单位领导先后到鹤庆县调研、指导工作,看望慰问下派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总队长和指导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省总工会直属机关党委、组织部、生产保护部、法律保障部宣教部、政研室、财务部、经审办、技协办、职工医疗互助中心、省工人疗养院、省工青妇干校、省财贸工会、省教卫科工会、省煤矿工会等部室领导也多次到鹤庆县看望慰问总队长和指导员,帮助解决具体问题。
(二)做到“四个坚持”,加强对指导员的管理。按照省委的相关要求,省总工会一直做到四个坚持管理指导员:一是坚持指导员与本职工作脱钩,所在部门绝不能随意召回指导员参加部门的工作;二是坚持指导员服从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遵守当地指导员管理制度;三是坚持指导员行踪报告制度,指导员往返必须向单位报告,使单位掌握指导员的行踪,严禁指导员以各种借口随意离开派驻点;四是坚持材料上报制度,指导员工作期内必须按时向省总直属机关党办(扶贫办)报送驻村工作规划、调研报告和工作总结。
(三)采取三项措施,注重对指导员的关怀。省总工会十分注重对指导员工作和生活的关心。一是落实待遇,解除指导员的后顾之忧。派出单位干部职工应发的各种福利、补贴,指导员也能照常领取;指导员往返车旅费按有关规定如实报销;指导员的下乡补贴严格按照省委文件规定落实;明确指导员派驻任务结束后,原来所在岗位不变。二是看望慰问,帮助指导员解决困难。省总工会主要领导和指导员所在单位、部室领导多次到派驻地看望慰问指导员,为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充分体现了对指导员的关怀。三是配备资金,做指导员的坚强后盾。从2007年下派第一批指导员起,除项目资金外,每年省总工会为每名指导员安排工作经费2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2011年,安排总队长工作经费20万元,每名指导员除工作经费外都安排了项目经费。
三、情系鹤庆,用心帮扶,全力开展对口支援
鹤庆县松桂镇是省总工会长期挂钩扶贫点。多年来,省总工会积极支持鹤庆县及松桂镇的新农村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修建自来水工程。松桂镇南庄村水资源严重缺乏,群众的人畜饮水只能靠井水。2008年,省总工会投资55万元,为南庄村修建了一条12.8公里的自来水管道,妥善解决了南庄村256户、1157人的安全饮水问题。2009年,省总工会又结合挂钩扶贫工作的开展,针对松桂镇属于吸血虫病重疫区,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投资17万元,完成了松桂集镇自来水水源补充工程。
二是兴建农田水利工程。2010年,省总工会投资5万元,为松桂镇三庄村修建了一个小型水坝及南华至石头村620米三面光引水沟渠,满足了近1200亩农田的旱季灌溉需要,也解决了永安石头村64户群众的人畜饮水问题;投资7万元,为松桂镇波罗村修建了波罗河拦河坝并新建和修复引水沟渠500米,满足了旱季灌溉的需要,有效保障了河旁波罗小学300余名师生的人身安全。
三是积极投入抗旱救灾工作。2010年我省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总队长及指导员对鹤庆县特别是松桂镇的旱情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向省总汇报,省总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3月底,省总工会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卢正国率省总有关部室负责人深入到松桂镇中窝村进行实地调研和现场办公后,省总决定,拨出专项资金80万元在中窝村实施省总工会“爱心水窖”工程,工程实施过程中又追加项目工作经费5万元。工程于4月10日破土动工,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材料运输困难、施工用水缺乏、农忙用工冲突等各种困难,7月10日全面完工,共修建20立方米以上人饮安全水窖309件,总容量7420方,受益群众315户,1232人,彻底解决了中窝村长期以来人畜饮水困难、水质极差的问题,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见效。同时拨付67万元用于鹤庆县其他乡镇的抗旱救灾。
四是协调资金5100万元。作为长年挂钩鹤庆县的省级领导,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江巴吉才于2010年向省级有关部门为鹤庆县协调资金5100万元,其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项目资金4800万元,分三年实施,当年到位资金1600万元;视频网络建设项目300万元,切实提升了现代办公水平。
多年来,通过省总工会领导的协调,共为鹤庆的经济社会发展争取了近7亿元的项目建设资金支持。
四、尽职尽责,支持鹤庆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总队长和五批指导员到鹤庆工作以来,严格按照总队长五项职责、指导员当好“六大员”的要求扎实开展工作。一是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与基层干部真心交流、与农户促膝谈心,认真撰写了《总结经验,理清思路,切实推进“十二五”农业农村工作健康发展》、《加快推进鹤庆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省总工会援建鹤庆县松桂镇中窝村“爱心水窖”调研报告》等多篇调研报告,从多角度对鹤庆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十二五”期间加快农业农村工作等方面作了探索和思考。二是总队长加强综合协调,认真履行上下沟通协调的职责,经常深入到乡镇、村调查了解、走访看望指导员,关心驻村指导员的工作和生活,力所能及为指导员解决困难和问题,解决指导员的后顾之忧。三是面对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派出的总队长和指导员始终将抗旱救灾作为最关键、最迫切的政治任务来加以贯彻落实,带头深入抗旱救灾第一线,组织驻村指导员和群众,采取一切抗旱措施,认真抓好受灾群众的生产自救、春耕备耕等工作,落实各项措施,确保了灾区社会安定和谐。四是认真做好省总帮扶项目和其它建设项目的实施,切实抓好所驻村基础设施建设及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有力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整治了农村村容村貌。还认真参与了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化解社会热难点问题、新农保、科技培训、环境整治、血防、户口整顿、人口普查等中心工作,有力地支持全县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省总工会作为指导员派出单位,严格按照省委的要求,支援了新农村建设,培养和锻炼了年轻干部,密切了工会组织和农村基层的关系,加深了省总工会和挂钩扶贫点的联系,为鹤庆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在前四年的年度考核中,省总工会先后三次被评为省级先进派出单位,一次州级先进派出单位;有1名指导员被评为省级优秀指导员,4名指导员被评为州级优秀指导员。省总工会表示将进一步强化工作职责,加大帮扶力度,从各方面关心和支持新农村建设总队长和指导员,从政策上、资金上大力支持派驻县、镇、村,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做出新的贡献。
县委新农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