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领导 创新方式 强化措施 狠抓落实扎实推进第五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20 21:27:58 点击率:25
加强领导 创新方式 强化措施 狠抓落实
扎实推进第五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
中共鹤庆县委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领导小组
我县历来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指导员的工作,把工作队及指导员的工作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切实抓紧抓好。2011年我县共下派新农村建设工作队9支、指导员115名(其中:省级6名、州级15名、县级60名、乡镇34名)。四个多月来,全县第五批指导员在县、乡镇党委的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狠抓落实,有效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
一、主要做法
(一)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为激励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指导员敬业奉献、开拓创新、致力于新农村建设,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重视“三农”工作的良好氛围。2011年2月16日,中共鹤庆县委、县人民政府在鹤庆县城召开了全县第四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总结表彰暨下派第五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动员欢送大会,对2010年度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指导员工作中涌现出的一批指导员先进派出单位和优秀指导员进行了表彰奖励。从而,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指导员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为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促进第五批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指导员认真履职,当好“六大员”, 我县加强领导,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一是印发了《鹤庆县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管理的意见》和《关于第五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要点的通知》,对县委新农队办及全体指导员在各阶段应完成的工作做了详细周密的安排,为指导员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职责。二是加强督查,采用电话督查和实地督查相结合的办法,督查指导员在岗在位和工作完成情况。三是建立工作队长例会制,每双月由新农队办召集一次工作队长会议,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分析存在的困难问题、安排下一阶段工作。各工作队也建立了工作例会制度,每月集中指导员召开例会,进行交流、分析并安排工作。四是严格考勤,由乡镇党委、政府记录指导员出勤,并就工作履职情况做出评定。五是落实生活补贴,县、乡下派的指导员按10元/天的标准由县财政统一拨款,按月由县委新农队办根据考核结果发放给指导员,当月出勤不足或工作履职评定为差的不予兑现生活补贴。
(三)组织培训,提高素质。我县第五批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指导员下派之后,县、乡(镇)党委、政府就逐级开展指导员培训,分别给驻村指导员介绍县情、乡情、村情,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方法措施、纪律要求等。在县级培训会上,县委副书记、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总队长张松作了《牢记使命踏实履职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建功立业》的重要讲话,张松副书记鼓励第五批指导员要以杨善洲、张晓东为榜样把好的作风带下去,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奋发有为的工作热情,克服困难,勇于实践,扎实工作,努力在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全县共培训指导员19场299人次,学习交流13场109人次,撰写学习心得体会109篇,部分乡镇还组织指导员到外地参观学习新农村建设好的经验和做法。
(四)亮明身份,公开承诺。为了提高指导员的指导水平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促进指导员履行 “六大员”工作职责,我县在下派第五批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指导员驻村开展工作后,由县委新农队办统一为每位指导员制作了身份牌,标明指导员姓名、所驻村委会、派出单位及职务、联系电话等,亮明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身份。同时要求全体指导员在深入群众调查摸底、掌握村情民情的基础上,提出个人的服务承诺书,并在所驻村的墙报或宣传栏公示服务承诺内容,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目前两项工作已全面完成,全体指导员严格按照承诺内容开展工作。
(五)搭建平台,促进交流。为便于工作队及指导员履行职责,充分展示新农村建设的成效,我县一直在县委新农队办开办《鹤庆县新农村建设简报》,在鹤庆电视台、鹤庆新闻通讯开办专栏,并制定了《鹤庆县2011年度新农村建设宣传报道奖励办法》,积极鼓励工作队指导员用信息简报等形式反映工作完成情况、典型经验、特色亮点,努力营造氛围,广泛宣传全县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情况。目前,共编发新农村建设简报10期,收集各乡镇新农村信息152则,为全体指导员营造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形成争抓实干、争创佳绩的良好氛围。
二、工作成效
(一)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走访群众,了解民意,在掌握村情民意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和各级党委、政府提出的“三农”工作思路,围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从所驻村的实际出发,帮助村级组织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重点、制定发展规划。立足村情,着眼市场,突出产业化、规模化、特色化、优质化要求,通过建立培育发展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和营销大户等形式,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系起来,提高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同时采取措施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积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着力增加农民群众的非农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据统计,指导员共走访农户5006户14621人次,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32964人次,完成驻村摸底调查113份,提出合理化建议241条,其中被采纳162条,帮助村制定和完善了各项制度。
(二)进一步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及村容村貌的整治。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县的农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农村道路出行不畅、水利排灌不便、垃圾乱堆乱倒、污水乱排畜禽乱放、土地不批就占、沟道路道想占就占的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都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第五批指导员驻村后,从农民需求最迫切、最现实、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分布实施。一是狠抓2010年省级重点村建设。项目村的指导员配合村“两委”,发动村民积极筹资投劳,加强项目的检查监督,整合项目资金,规范资金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整个省级重点建设村共计投入各类建设资金(含以劳折资)426.5万元,完成了进村入户道路硬化,村内公共绿化建设,修建公厕、垃圾处理房、排水沟,群众活动场所等项目建设。二是参与实施农村公益事业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下派的指导员积极协助村组结合实际做好规划,申报项目,掀起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高潮。三是充分发挥派出单位的优势,争取项目资金,帮助所驻村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指导员派出单位共支持项目8个,已到位资金45万元,指导员帮助争取各类项目资金1088万元。
(三)进一步做好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农村稳定是建设平安和谐社会的基础。第五批指导员利用驻村的有利条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矛盾纠纷动态,督促和协助村干部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公正公平地处理解决矛盾纠纷。对于土地征用、社会保障等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指导员一方面向农民群众宣传解释有关政策,另一方面积极配合上级查明情况、搞清问题,为他们争取合法权益。据统计,到目前第五批指导员共参与调解矛盾纠纷904起,调解成功858起,切实促进了社会和谐。
(四)进一步规范了村务管理制度。村务问题、财务问题是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影响村内党群、干群关系的主要因素。指导员深入群众当中,了解农民群众对村务管理、财务管理方面的意见,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力推“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提出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及其规范运行的意见,在勤廉监督委员会的督促下促使村干部付诸实施,做到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维护村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指导员积极召开民情恳谈会,组织村干部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的学习会和存在问题的分析会,帮助村级组织完善村务管理、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从总体情况看,我县第五批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指导员工作进展顺利,有创新、有突破、有亮点,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肯定。同时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是乡镇派出的指导员由于受乡镇工作人员缺编严重的影响,驻村时间短、到位率低,指导员难以真正发挥作用。
二是部分派出单位对指导员生活上关心不够、工作上指导不力,不掌握指导员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存在一派了之的现象。
三是少数指导员事业心、责任心不够强,存在“走读”现象,在岗时间少,工作成效不明显。
四是基层干部群众对下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下派指导员就是带项目、带资金,对指导员期望值过高。
四、下步工作打算
针对上述困难问题,我们已引起高度重视,并在5月27日全县工作队长会议上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是要求各驻村指导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趁势而上,抢抓“兴水强滇”的战略机遇,迅速形成全县上下大干水利的良好局面。
二是要求各驻村指导员充分利用农闲时机,发动群众,掀起村间沟渠路道建设和环境卫生的治理,与部门沟通,加强新型农民的培养,争取每个指导员为所在村办两件以上实事。
三是要求各驻村指导员发动群众,加强巡查,高度关注强降雨引发的自然灾害和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降低群众因灾损失。
四是要求县委新农队办、各乡镇党委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指导员的领导和管理,督促他们立足岗位,认真履职,取得实效。
总之,我县今年前一阶段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指导员工作是有成效的,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愿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下一阶段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坚定信心,精心谋划,全面落实好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措施,加强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指导员的管理,推进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更好地开展。
县委新农队办